帮你快速找医生

关于痛风,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18年04月18日 8555人阅读

  痛风是一组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的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变形;痛风性肾结石;痛风性慢性间质性肾炎;尿酸刺激引起的溃疡。国外有称为尿酸病。痛风性心、脑病罕见。上海赫尔森中医通风专家:


  痛风性关节炎的自然病程及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期;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期;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歇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及关节变形期。


  痛风性肾损害表现为痛风性间质性肾炎及由此引起的肾功能衰竭。


  痛风石可沉积在耳廓、关节、肾、尿路。沉积在关节的痛风石引起关节炎,骨关节损蚀、软组织由于尿酸的刺激引起溃疡和瘘管。肾的痛风石引起间质性肾炎,在尿路的结石引起肾绞痛、血尿、尿路梗阻。


  痛风病已经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可能是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发病率的升高,痛风检验能力的提高和普及而易于发现。由于现时的老年人的上一代人,因历史条件限制而检测资料缺乏,大部分病例未能问到确切的或可疑的家族史。只有1/5左右的病例问到可疑的家族史,能问到明确家族史的病例,不足1/10。


  痛风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现时的老年痛风病人中,许多都伴有高血酯症,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病等。许多病人有服用可引发尿酸升高的药物,过去治疗的资料又很不完整,所以临床诊治时,很难分清是原发性或继发性。但原发性或者是继发性,对现时的中医学对本病辨证施治的价值尚不高。


  中医学对痛风进行辨证施治主要依据“证”,亦即靠病人的自觉症状和医生进行直观检查所得的资料。中医学原无痛风病的病名。按中医学的症和征,可以把以关节病变表现为主的痛风病,列入中医学的“历节风痛”和“痹症”,长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造成的关节损害、变形、肌肉痿缩,可列入中医学的“瘘症”、“鹤膝”等。以尿路结石为主要表现的,可以相当于中医学的“腰痛”、“腹痛”、“淋病”、“癃闭”等。以肾损害表现为主的,可以相当于中医学的“腰痛”、“水肿”、“关格”、“癃闭”。久病折磨引起身体虚弱的,亦可称为“虚劳”。对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因无症可辨,中医学因此而无名可称,只能按当时的全身情况进行辨证取名。


  主症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病的主要特征,但由于血尿酸值波动大,需反复检查才能免于漏诊。男性血尿酸值高于428umol/L,女性血尿酸值高于357umol/L,即应疑为痛风病。滑囊液中找到尿酸盐结晶可确立痛风性关节炎。尿石成分分析结果,是痛风性尿石确诊的依据。血尿酸值高出上限是无症状型高尿酸血症的唯一表现。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实验室的检验结果被编入中医学的辨证内容,又是必然。


  痛风性关节的急性发病,表现为关节的痛、热、红、肿。

  最好发关节为第一趾跖关节和踝关节。发作前可无任何前驱症状,只有部分病人有全身疲乏感。疼痛的性质有灼痛、酸痛。多数病人每次只累及1至2个关节。疼痛的程度不定,大多数比较剧烈。全身发热、头痛,乏力的表现可有可无。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表现为发病关节的肿、痛、热、红。疼痛性质可以是灼痛、刺痛、酸痛、隐隐样不能说明性质的疼痛等,疼痛的程度较急性发作者为轻。长期较强的尿酸刺激,会造成尿酸对骨膜、软骨、骨质的损蚀和对软组织的损蚀,形成瘘管和溃疡,浅表的溃疡可见到肉芽红色和稀脓样液体流出,有部分病例还可见到有砂石样的排出物。


  痛风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风病目前尚无法治愈,但可望通过控制饮食,避免诱因等,减少发作和尽可能减轻尿酸对组织器官的损害,一旦发现血尿酸过高,不论有无临床症状,均应采取饮食调治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措施,中医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继发性痛风病未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完全可以通过饮食调治,去除致病原因和诱发因素,防止临床症状发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