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临床中肝血管瘤该如何分类?它的危害有哪些?

2019年07月02日 7783人阅读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主要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临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30 ~ 60岁,女性多于男性,个体大小不一。

由于大多患者对于肝血管瘤的认知较少,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今天,上海曹安医院医生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肝血管瘤该如何分类?它的危害有哪些?

根据肝脏胚胎来源不同,肝脏良性肿瘤可分为三大类:

1、上皮组织肿瘤:  肝细胞腺瘤;肝管细胞腺瘤;(包括囊腺瘤和混合瘤)。

2、间叶组织肿瘤,血管瘤,纤维瘤,粘液瘤;

3、其他肝肿瘤:肝畸胎瘤,错构瘤和肝局部结节增生等。

比较多见的是肝脏血管瘤和肝腺瘤。由于近年来体检的重视,B超的普及,大大提高了肝血管瘤的发现率。

临床表现:

肝血管瘤发展缓慢,病程可达数年。肿瘤小时毫无症状,多是做体检或检查其他病时而发现。当肿瘤长大后,主要表现肝脏肿大,或压缩,胃,肠,右肾。即血管瘤引起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  食欲减退,恶心嗳气等不适症状。如肿瘤破裂(外力作用等因素)。可发生出血性休克或急腹症症状。也有在肝内形成动静脉瘘。

潜在危害: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最危险的并发症是血管瘤破裂,婴幼儿自发性破裂较多见。因此新生儿,婴幼儿一经发现确诊后就要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