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九死一生的手术,这名女大学生比术前长高了12厘米,背后故事感人!

2023年10月30日 32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雪娇术后在病区走廊里走路

如果脊柱侧弯近180度会是什么样?

如果畸形的脊柱椎管内还有神经纤维瘤,又会怎样?

20岁的女大学生雪娇(化名)就经历过这种痛苦——扭曲的脊柱犹如背着一个驼峰,脊柱椎管内的肿瘤压迫着神经导致下肢瘫痪。

在数度求治无门的情况下,她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脊柱中心,经多学科团队努力,雪娇历经7小时手术,终于摆脱了轮椅,重新走了起来。

今天(22日),她顺利出院了。

出院合影

雪娇是全家人的唯一希望,她的爸爸是一名清洁工人,妈妈在家照顾患有智力障碍的弟弟,家庭经济收入微薄,但仍然培养了雪娇这个20岁的女大学生。

可命运有时就是如此残忍。

雪娇9岁起,就出现了病症,背部逐渐凸起,令她很难站直。

爸爸妈妈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去北京治疗。经诊断,雪娇罹患的是神经纤维瘤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基因缺陷使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并导致多系统损害。约50%的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其原因是多发的肿瘤压迫中枢、周围神经等。若肿瘤生长至脊柱椎管内,就会出现脊柱畸形、脊髓膨胀出和脊髓空洞症等问题。

雪娇在北京的大医院里接受了保守治疗,但由于学业压力大,且就医路程太遥远,治病被耽搁了下来,“驼峰”越来越大,陪伴雪娇11年之久。

去年,雪娇读大二时,病情突然加重,无法正常行走。她又前往北京的医院做头盆环牵引术,牵引刚有所好转,下肢突然出现神经症状,无法再进行牵引,不得不以轮椅为伴。

随着病情加重,雪娇的治疗风险快速增加。在家长的陪伴下,雪娇辗转多家医院也未能得到有效治疗。

在患友的推荐下,背着脊柱“牵引架”的雪娇来到上海新华医院脊柱中心杨军林教授的门诊,杨军林觉得,尽管风险很大,再不手术治疗,脊髓进一步受压,日后行走机会渺茫,对这个家庭而言,手术矫正是唯一的希望。

术前X光片

新华医院脊柱中心开始“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为雪娇做术前准备,让她按求锻炼,一方面为她向公益基金会申请治疗善款。

10月25日,新华医院医务处为雪娇组织了全院专家大会诊,评估讨论手术方案,专家们普遍觉得风险重大,雪娇的神经纤维瘤病极易造成术中大出血,并且,她已经出现骨质疏松,这让术中置钉固定难度再度增大,术前牵引还已经导致雪娇的脊髓有损伤,术中大截骨过程中可能造成脊髓二次损伤。当然,最大的难度还是雪娇的脊柱重叠,侧弯角度近180度……

难题一个又一个,专家们认为,把握手术的精准度是决定结果的关键所在!围手术期还需要各方通力协作进行管理,方能让雪娇安然度过。

10月26日上午10:45,手术如期进行。

在新华医院重症与麻醉团队的帮助下,主刀医师杨军林逐步开展手术。当他打开椎板,准备将扭曲的脊柱截骨时,发生了四肢诱发电位消失,手术团队随即推进快速四个椎体的截骨、矫形,将瘤子切除。

历经一个半小时的时长后,诱发电位才部分恢复。

杨军林说:“若手术处理不及时,已受损的脊髓很难恢复,稍不留神就会导致瘫痪。”

九死一生的手术,最终,在历经7小时后顺利完成。

术后,雪娇依然艰难地面对着感染、疼痛等一系列问题,经过6天的恢复,雪娇在妈妈的搀扶下,在病区的走廊里走了起来。

这次,她重新挺直腰背,摆脱轮椅,还比术前长高了12厘米。

杨军林说,这次手术是他目前为止遇到过风险最大、难度最大的手术。今天,雪娇终于出院了,将继续回家康复的日子。

对这个家庭而言,重新站起来的不仅仅是女儿,还有希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