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甲亢遇上怀孕,怎么办?

2018年02月07日 930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最近有读者问我:得了甲亢,能怀孕吗?怀孕期间发生甲亢能服药吗?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问题,这些知识只作为大家了解,不作为具体疾病的指导,不要对号入座,具体还是要到医院就诊。我们分两个部分来讨论:

怀孕前已诊断甲亢

根据美国2016年甲亢治疗的指南,如果由格雷夫氏病(Graves)引起的甲亢,经过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稳定后,并且有计划妊娠的,给出如下建议:


患者妊娠前可以考虑根治性治疗,意思就是可以考虑碘131或手术治疗,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口服药不算根治性治疗,因为停药复发率还是很高的。


可以尝试怀孕前转为丙硫氧嘧啶(PTU)治疗


一旦被确诊妊娠转为丙硫氧嘧啶(PTU)治疗


甲亢轻者可以考虑停药,监测甲状腺功能。


但是这些建议的推荐级别比较低,相关的证据级别也不高,但是可以作为参考。医生和患者共同讨论,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怀孕之后发现甲亢

如果怀孕之后发现甲亢,除非很轻的甲亢可以密切观察。一般是需要治疗的。因为甲亢不治疗,甲亢可以加重,如果严重可以导致甲亢危象,也可以引起孕妇的早产、流产、妊高症等,特别是甲亢危象是有生命危险的。

妊娠后甲亢主要是药物治疗,妊娠不是口服药的禁忌证,但是口服药对胎儿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作为患者需要了解。目前治疗甲亢的药主要是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

这两种药物都可以少量通过胎盘,PTU因为与蛋白结合率高,通过胎盘的量少一些,但并不等于它不通过胎盘。

我这里主要讲对胎儿的影响,其它可见历史文章。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可通过胎盘有可能导致胎儿甲减、胎儿甲状腺肿、新生儿甲减等。甲巯咪唑(MMI)还有致胎儿畸形的报道,如头皮缺损、真皮发育不良等。

妊娠合并甲亢,如何用药

目前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首选是药物治疗,目前的指南建议孕早期(前3个月):选择应用丙硫氧嘧啶治疗,中后期换用甲巯咪唑治疗。因为甲巯咪唑通过胎盘虽然多,但对肝脏的损害比丙硫氧嘧啶少。

有读者问:为什么早期不用甲巯咪唑呢,这是因为甲巯咪唑更容易引起胎儿畸形,虽然很少见,但是有这种可能。

个人观点

这两种药物都可以通过胎盘,都可能会有致畸作用,虽然我们强调了甲巯咪唑(MMI)的致畸作用,但丙硫氧嘧啶也是有这种可能性的,只是几率更低。如果药物用的量很少,比如说只用维持量,整个孕期用一种药物也是可以的。

【链接】
甲状腺疾病高发的原因还有这些,你知道吗?

据报道,我国甲亢患者有1000万,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9000万,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患者超过1亿,保守估计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的甲状腺相关疾病的病人。甲状腺疾病如此高发,作为普通大众应如何预防甲状腺疾病呢?

其实,目前甲状腺疾病高发,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可以说任何慢性疾病都与遗传和环境相关,今天我们不谈遗传的问题。因为遗传无法改变,主要谈环境因素对甲状腺的影响。

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国外有一句名言:甲状腺就是环境的监控表,或者说甲状腺就是环境的监视器,任何环境异常都有可能在甲状腺上留下痕迹。

环境因素对甲状腺的影响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可能导致甲状腺异常(包括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或者说甲状腺疾病的环境因素,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是否能从根本上预防甲状腺功能疾病?

1压力

压力范围很广,包括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等,压力目前认为是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门诊经常碰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病人,因协和医院(西院)地理位置的原因,周边银行和学校的的病人较多。

我也会问他们是否工作压力大,或生活压力大,或者碰到什么自己觉得非常有压力的事情。他们的回答往往都是肯定的。甲状腺疾病为什么和压力有关呢?

因为压力可以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干扰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同时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最后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减少。

另外,人长期处于慢性压力的状况下,可以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反过来可以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压力通过上述两条途径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也就是说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所以说压力和甲状腺功能的减退是有联系的。


2炎症

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炎症本来是身体的一个保护性机制,但是过多的炎症反应就起到损害作用。

我们这里强调的炎症不是指具体的感染性炎症,而是指非感染性炎症。由于细胞氧化的异常导致的自由基增多,氧化应激反应加重,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加重血管的损伤。

其实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压力等都可导致炎症反应,这些都可以促进体内炎症反应增高。甲状腺是一个血流丰富的器官,其血管自然也容易收到炎症因子的损伤。

3外界感染因素

很多甲状腺疾病是和感染有关,最明显的就是亚急性甲状腺炎。一些病人都是在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以后出现一些急性的甲状腺症状。另外像桥本甲状腺炎或Graves病的病人,也可能由于外界的炎性物质,进入体后产生抗原,促进机体产生抗体,这些抗体有可能作用在甲状腺细胞或组织上,导致甲状腺细胞的破坏。


4饮食因素

饮食也是一种环境因素,饮食通过多方面影响甲状腺功能。

食物不耐受

很多人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食物不耐受或食物过敏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对麸质过敏的病人,这些人进食含麸质多的食物后,有些会出现腹泻或乳糜泻。

有研究认为,患乳糜泻的成年人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机率是正常人的4倍;乳糜泻的儿童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机率是正常人的6倍。这是由于异物进入体内后作用于甲状腺,产生一些抗原抗体的反应所致。


肠漏

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肠道屏障受到破坏,大分子物质进入血液循环,也会产生一些免疫反应,损伤到甲状腺,进而影响甲状腺的功能。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缺乏或营养不良,如锌、硒、铁的缺乏,也会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的降低,或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障碍。有研究认为素食主义者,因长期素食,可以导致碘的摄入不足,而碘的摄入不足就可以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障碍,进而导致甲状腺功能的减退。

另外硒元素是甲状腺激素合成酶上面重要的辅助因子,如果硒缺乏,也会导致酶的功能异常,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障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建议有些患者要补充硒的原因。因为对中国来说,缺硒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就像缺碘一样,食盐加碘后缺碘的地方少了,但是食物补充不够的话就会导致硒的缺乏。


维生素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族的缺乏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如果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进食比较少的话,可能会导致维生素A的缺乏,影响甲状腺上受体的信号通路的传导,最终影响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维生素D的缺乏与很多免疫性疾病相关,不仅是甲状腺疾病,包括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红斑狼疮。现代人特别是北方人,维生素D缺乏也是非常常见的。因为大家进行户外运动的时间比较少,导致日照时间减少,空气污染隔绝了紫外线,所以说维生素D缺乏可能也是导致甲状腺疾病增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B族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与代谢活动不可或缺的水溶性维生素,人体无法自行制造合成,必须额外补充。由于工作压力增加、生活紧张、不当的饮食习惯等都会消耗大量的维生素,必须通过食物或营养补充剂来补充,充足的B族维生素有助于维持心脏、神经系统功能,维持消化系统及皮肤的健康,帮助肝脏解毒,甚至可以缓解生活压力、消除疲劳等。

5药物

药物也会导致甲状腺功能的异常,或者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障碍,或甲状腺激素的转换障碍。比如说,β受体阻滞剂,有一些心血管病人因为心率快,可能需要服用一些β受体阻滞剂,特别像心得安这类药物,可以阻断T4向T3的转换,导致甲状腺功能的减退。

另外还有一些避孕药,特别是含雌孕激素的避孕药、抗精神病的药物,如锂制剂、苯妥英钠,都可以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或释放的障碍,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6环境毒素

这个范围比较广,毒素有很多种,包括重金属、可吸入颗粒物、工业废水,塑化剂、生物毒素,这些都可以通过食物链或呼吸系统进入到体内,干扰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或释放。

综上所述,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原因很多,不仅限于上述的原因,还有一些我们没有认识到或意识到的原因,可见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知原因,明治疗,懂预防

知道了甲状腺疾病高发的原因,在治疗上就能综合考虑问题。如目前甲状腺功能减退主要采取替代治疗,我认为仅替代治疗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替代治疗只能够帮助把甲状腺激素维持在正常的范围,而上述所说的这些因素如果不去除,疾病的预后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说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综合治疗,包括去除一些毒物,进行体内排毒、调整饮食。

通过检测,了解是否缺乏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果存在,就可以适当补充。但是有些检测做不了,根据自己的饮食、生活状况,通过适当增加复合维生素的补充,也可以起到一些效果,比如说改善一些如乏力、精神差等症状。我们经常会碰到很多甲减的人经过优甲乐替代治疗后仍有一些症状,但甲状腺功能检测正常,这些症状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而不是甲减导致的。

知道了甲状腺疾病高发的原因,我们就可以改变可以调整的因素,如减少压力、控制三高、减轻体重、调整饮食、改善居住环境等,来预防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