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新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机概论

2020年02月09日 951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凶猛,感染人数众多。中医对于其发病病机说法很多,有认为湿邪致病的,有认为是湿热的。本人通过分析目前临床传出来的病例以及临床症状来看,认为是燥邪犯肺。本文通过分析燥邪犯肺的病机变化来分析新冠肺炎的症状以及变证。

《温病条辨》中概括燥邪(秋燥)的特点及转化原文: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

燥邪轻微,症状不明显,伤人于无形,轻微口干、咽干罢了。燥邪属金,他的性质偏于收敛、沉降,会导致肺气宣发不利,水液不能上行四散,出现轻微的口燥、咽干、干咳症状。病邪轻微,还不会导致水液代谢障碍、不会产生内湿;正气未伤,抗邪有利,可不药而愈。

燥邪较重,导致肺气收敛太过,肺宣发宗气、津液功能出现受损,体外营卫之气都有不足,从而会出现头微痛、恶寒、无汗、鼻塞症状。症状类似于伤寒,但是因为燥邪干涩,导致流涕症状不明显,如有咳嗽也是干咳无痰。这种症状可以用杏苏散。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出,燥邪与寒邪致病,虽然导致的症状类似,但是其病机完全不同,表现也有一定差别。上面这两种情况均属于中医凉燥的范畴,发病慢,症状轻。治疗上慎用寒凉,具体用药就不用详谈了。

还有一种情况,寒凉的症状不明显,微畏寒或者没有这种症状,有轻微发热、出汗,这种病机考虑为单纯的燥邪为患,不兼凉热,这就导致营卫受损不一致,营弱卫强,从而出现出汗,用桂枝汤调和营卫。

现在虽然天气还是比较寒冷,但是有暖气、空调的广泛使用,可能是温燥犯肺的一个原因。温燥比起凉燥来,燥热症状更加明显,初起就有明显的口干、干咳症状;发病急,感邪之后很快出现症状,干咳、烦躁、发热都比较剧烈。初起时伤阴症状不明显,同时温燥毕竟不是热邪,他的症状达不到热邪炽盛的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的程度。治疗上有专方,桑杏汤。

上述四种情况,都属于轻症,燥邪只是侵犯肺脏本身,导致其功能受损,尚未损及其他脏腑。用药及时可防止变为重症。病情轻,有得甚至可以自愈,此时用药不宜过于猛烈,有用大量清热解毒、甚至有毒中药的医师,实在是给中医抹黑,即使有效也会遭人诟病。

下面再谈危重症了,燥邪致病损及其他脏腑,可导致病情重而复杂,容易危及生命。原文里的“化气为湿,复气为火”,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原文不解释了,下面直接谈病机及对策。

凉燥致病,肺金降敛太过,加之凉邪损伤阳气,导致体内津液输布异常,水湿内生、阳气不足,从而导致出现类似寒湿的表现。阳气内敛且受损,可以见形寒肢冷,胸闷气短。水湿困脾,脾失健运,出现纳差、腹胀满、腹泻,舌苔厚腻水滑。湿邪反过来又阻滞阳气运行,导致身热不扬,胸闷欲死。如病情继续进展,水湿导致心阳不足,将会出现明显的心慌、胸闷、低血压、四肢冰冷、全身浮肿。

这个可能是临床上有人误认为是寒湿致病的主要原因。虽说症状有类似之处,但是因病因病机的不同,在细微之处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湿邪弥漫,肺脏肯定也受邪,那么在疾病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湿邪犯肺痰多的表现,不会是干咳为主要表现。而燥邪犯肺,哪怕是在疾病过程中产生水湿,但是因为燥邪居于肺脏,水湿无法入肺,从而一直是干咳为主;这样的症状会一直持续到疾病好转,或者出现其他合并症(细菌感染、心衰)。凉燥误用寒凉清热药物,或者温燥过用清热药物,均可能导致病情很快进展至心阳不足阶段。心阳不足,湿邪蒙窍,神识昏迷,病情严重的即是心阳耗竭,心脏衰竭而死。这时治疗方案应该“治以苦温、佐以甘辛”,病情重者应顾护心阳、温阳利水。用药应注意慎用大热药物,防止化燥伤阴,变生他症。下面舌苔为来自临床的实例,已到心阳不足的危重地步了。临床所见,这种病人较少。

温燥伤肺,病重者症状类似火热之邪。燥邪伤阴,口燥咽干明显,皮肤干燥,喜冷饮,大量饮水也不解渴,发热难以缓解、夜间明显,大便干结。肺叶焦枯,肺气不宣,胸闷难耐。心阴受损,心慌、心烦,夜间更甚。甚者阴虚生内热,血脉失润,导致出血。此类病人,多因肺脏不能吸清气排浊气,窒息而死;或因心失所养,心火过旺,出血或心乱而死(心律失常)。如果凉燥误用大热之药,也会导致出现类似症状,临床用药应慎重。临床用药应该以甘寒养阴为主,不宜苦寒化燥伤阴。此类疾病以下面这种舌相为主。

温燥犯肺虽说症状类似热邪,但是毕竟是两种不同邪气。那么在临床上有什么区别呢?热邪犯肺之初,肺中津液尚足,故仍会有痰;温燥犯肺,首先导致肺中津液干枯,所以没有痰。再有热邪犯肺的高热、大汗症状,临床足以进行鉴别。治疗上古方甚多,此不赘述。

以上略说一二,温病中早有明确记载,需要的可自行查阅。

                                                                                                               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卢言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