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语音,语言,傻傻分不清楚?浅析儿童语音障碍

2022年02月12日 9722人阅读

在言语语言病理学科中,语音和语言是两个相关而又相对独立的概念。

语音是说话和发音的方式,它包括发音(使用嘴,嘴唇和舌头发出语音),呼吸和发声。它也包括音系学,这与我们如何在脑海中组织语言以使其具有意义有关。

语言是用于传达含义的书面或口头单词的整个系统,而且它包括语言理解(理解所说的意思)和语言表达(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想法)。

当孩子听父母和其他人讲话时,他们学习如何发出语音。虽然每个孩子语音发育的进程各有不同,但基本都会遵循自然的习得顺序:某些语音通常比较早就能学会,另外一些则出现得晚一些。

例如,超过75%的两岁以下儿童可以准确地发出“d”,“m”和“h”的语音。然而,“ch”,“z”和“c”属于那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展出的语音,甚至一些4岁半的孩子仍然很难准确地发出这些音。

儿童的整体语音清晰度也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孩子语音的“可懂度“(SpeechIntelligibility)来判断他们的语音发展是否跟上了同龄人的正常步伐:
孩子18-24个月大时,父母能够理解大约50%孩子说的话;
孩子30-36个月大时,父母能够理解大约75%孩子说的话;
孩子48-60个月大时,陌生人(即父母和家人成员以外的人)可以清楚地理解100%孩子说的话。[2]

什么是语音障碍?

语音障碍指孩子在发育过程中或发育完成后,清楚、流利地发音说话的能力严重落后于同龄人。据科研统计,语音障碍的患病率为2.3-24.6%,分别为功能性语音障碍和器质性语音障碍[3]。

功能性语音障碍包括构音障碍和音系障碍。当儿童的发音困难与口腔的运动有关时(例如,孩子使用不正确的发音位置或方法影响了某个音素的发音),使用术语"构音障碍”。当儿童的语音错误基于可预测的模式或规则,影响多种语音,并且与脑海中语音的音系知识有关时(例如,音系的错误影响了一组音位),使用术语“音系障碍”。功能性语音障碍的发病原因不明。

器质性语音障碍可能是发育性或后天性的。这类障碍是由已知原因引起的,包括结构性原因(例如唇裂或颌面异常)、感官性/感知性原因(例如听力障碍),以及运动/神经性原因:语音的执行因言语机制的肌肉无力而受到影响(例如因脑瘫或脑伤而引起的构音障碍Dysarthria),或言语计划受到影响(例如,言语失用症Apraxia,即大脑难以将信息发送到言语肌肉以协调运动和时间安排)。

语音障碍对孩子的生活、社交和学习都有极大的影响。由于他们难以被他人理解,这些孩子在有效表达需求和想法方面可能会遇到挑战,这可能会导致挫折和缺乏自信。许多孩子会变得不太愿意与同龄人进行社交互动,并开始避免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此外,由于语言和语音之间互相影响的紧密关系,有语音障碍的儿童常常同时患有语言障碍或阅读障碍,也就是语音语言障碍共病症。科研显示,在有语音障碍的孩子中,有30%-70%的同时面临语言障碍,且许多孩子在入学后也面临阅读困难[4-5]。因此,语音障碍对孩子的生活、学习、社交以及行为情绪造成的影响,不可轻视,而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才是循证的临床实践的方向。


如何知道孩子是否患有语音障碍?

一些最常见的语音错误包括:

在单字/单词的开头漏掉语音(例如妈à阿)

根据发出语音的口中位置,将一种语音替换为另一种语音。例如,“g”à“d”(哥哥à嘚嘚),“s”à“sh”(三月à山月),“l”à“w”或“y”(拉手à挖/鸭手),“x”à“j”(西瓜à鸡瓜)

许多家长认为,随着孩子长大,语音问题就会自然消失,孩子最终会自然学会准确的发音,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语音障碍的孩子在排除听力、口腔机制等感官、器质的问题后,仍需接受全面的语音评估,由有资质和经验的言语语言治疗师使用专业的临床评估工具,详细评估孩子的语音发育特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

因为儿童语音障碍常常与语言障碍并存,所有表现出发音困难的孩子也需接受全面语言评估,详细了解孩子是否同时面临语言发育落后,确保孩子得到最适宜的干预。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位语言语音障碍小朋友的评估康复实例,并分享一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孩子语音发展的小贴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