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患者如何正确调理与食疗?

2020年04月11日 958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概述

肺胀是由于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导致气道不畅,胸部胀满。临床以咳嗽、咳痰、气促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发生呼吸衰竭。相当于西医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病因

本病的发生多因久病肺虚,每因感受外邪而使病情发作加剧。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为咳、痰、喘、胀,即咳嗽,咳痰,喘息,胸部膨满等是肺胀的典型特征。

四、并发症及危害

病久可见唇甲发绀、心悸、浮肿等症,严重可见喘脱、呼吸衰竭等。

五、预防与调护

预防本病的关键,是重视对原发病的治疗。加强体育锻炼,平时常服扶正固本方药,有助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感冒,避免接触烟尘,以免诱发加重本病。如因外感诱发,立即治疗,以免加重。

六、中医治疗

(一)内治法

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取祛邪宣肺,降气化痰,温阳利水,活血化瘀等法。

中医辨证施治及常用制剂选择:

①痰浊壅肺证

主症可见:痰多,色白或呈泡沫。可选用二陈合剂等。

②痰热郁肺证

主症可见:痰黄或白,黏稠难咯。可选用复方百部止咳糖浆、半夏止咳糖浆、桔贝合剂等。

③阳虚水泛证

主症可见:面浮,下肢肿,甚或一身悉肿,怕冷。可选用芪力强心胶囊等。

④肺肾气虚证

主症可见:呼吸浅短,声低气怯,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可选用补中益气合剂、桂龙咳喘片等。

常备中成药

金荞麦胶囊(片)、鲜竹沥口服液、蛇胆川贝枇杷膏、葶苈肺心颗粒、桂龙咳喘片等。

(二)外治法

1.针灸

实证宜针,虚证宜灸。发作期取定喘、肺俞、尺泽、列缺、丰隆、天突等穴位。缓解期取定喘、膏肓、肺俞、太渊、关元等穴位。灸关元:每次灸15分钟,隔日1次。

2.冬病夏治

具体方法为于盛夏之节,以温阳散寒之中药,如麻黄(温里散寒宣肺平喘)、附子(补火助阳,温中补虚)、白芥子(温肺化痰,行气散结)等研成粉状,与生姜汁(宣散温中)调配成丸,敷贴于患者的定喘、大椎、天突等穴位。 

3.耳穴治疗

取穴肺、支气管、交感、肾上腺、平喘、敏感点,用胶布用王不留行籽活磁珠压在上述穴位,每天直压4~5次,每次2分钟。

七、日常食疗方推荐

对于身体明显虚弱的人,则需要选择适当的滋补中药来调养,如西洋参、龙眼肉、党参、黄芪等。可常食一些食疗药膳,效果也不错,如:

莱菔子粳米粥

莱菔子20g,粳米100g。将莱菔子水研滤过,取汁约100mL,加入粳米,再加水350mL左右,煮为稀粥,每日2次,温服。

党参杏仁猪肺汤  

党参30g,杏仁10g,猪肺250g,共煲汤,调味服食。

蛤蚧瘦肉汤

蛤蚧1对,猪瘦肉100g,共煲汤服用,每周2次。

温馨提示

1.对于体型消瘦的患者,应该加强营养;

2.采取积极的中西医综合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

3.如果咳、痰、喘症状加重,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