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病毒感染来袭 你家娃中招了吗

2017年12月22日 2244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生病期间,家长要特别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室温以20℃为宜,生病时由于消化功能往往受影响,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饱,少量多餐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又不增加肠胃负担。“门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小患者,来的时候满身都是汗,穿得特别多,所以要提醒家长们,一定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度添加衣物,过度保暖容易出汗,不及时更换容易着凉感冒,体质较弱、过敏体质的孩子如遇突然降温,不及时添加衣服也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特别强调:“建议家长们尽量不要给孩子穿保暖衣物,因为保暖的材质大都不透气。”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穿着是否合适?姚蔚峦表示,孩子因为活动量比较大,正常情况下,应比大人少穿一件,或和大人穿着相当为宜。此外,家长可通过摸孩子后脖颈来判断,保持后背干爽为宜,如果有汗,就说明穿多了。

此外,提醒家长,适当的耐寒锻炼也不可少。突然降温时,孩子可以暂时减少外出。但是整个冬季,要有意识地带孩子积极锻炼身体,适当地进行耐寒锻炼。接触冷空气,能让孩子越来越快地适应气温变化,增强免疫力。此外,户外活动时,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使孩子体内产生维生素D,而维生素D是一种重要的维持人体免疫功能的营养素。

为了帮助家长们预防、减少孩子生病,贴心地为家长们编了一段医疗常识小口诀,希望能帮助孩子应对冬季。

退热药物常备家,高热惊厥莫惊慌

发热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家中需常备退热药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体温大于38.5℃时应及时服用退热药物,同时配合物理降温,切忌捂汗!孩子高烧时尽量避免吃固体食物,一旦抽搐发作可能误吸引起窒息,待体温降至38℃以下时再予进食较为安全。万一孩子发生高热惊厥,不要立刻抱起,避免颠簸,可让其平躺在安全通风处,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异物,待抽搐缓解后及时就医。

抗生素不可怕,合理使用帮助大

有的家长谈抗生素色变,也有的家长一看孩子发烧就赶紧先吃上抗生素,其实过于积极或抵触抗生素使用都是不合适的,前者可能导致感染的加重和扩散,后者则可能导致耐药的发生。如果孩子有发热、咳嗽、腹泻等感染症状,建议完善血常规、便常规等相关化验后,听从专业医师指导合理选择并按疗程使用抗生素。

咳嗽吃药老不好,治疗哮喘要趁早

咳嗽是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症状之一,家长常抱怨孩子反复咳嗽,吃了很多药都不见好。如果反复咳嗽超过4周,需要警惕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可能。但并非所有的慢性咳嗽都由过敏引起,需要在除外感染、异物等因素的情况下,结合咳嗽特点、过敏史、肺功能检测等等指标方可诊断,一旦确诊支气管哮喘,需要在医师指导下长期规律用药,定期复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导致肺功能的不可逆损害。

勤拍背做雾化,肺炎患儿宜休假

最近气温骤降,肺炎患儿明显增多,病情进展迅速。如果孩子反复高热、咳嗽,应注意肺炎的可能,及时就医。除了按疗程接受抗感染治疗外,咳嗽剧烈伴有喘息的患儿还可以配合雾化吸入等治疗,很多年纪小的孩子不会咳痰,痰液黏稠积聚在肺部容易造成黏液栓堵塞,单纯抗感染不易恢复,有时甚至需要接受支气管灌洗治疗,增加孩子治疗的痛苦。家长应多给孩子拍背,利于痰液稀释排出,同时口服稀释痰液药物,但要避免在咳嗽时拍背,以免加剧咳嗽。门诊常遇到一些家长说:“大夫,快给我们输液吧,输完液孩子还要赶去上课呢!”在此提醒一句,肺炎患儿应当尽量多休息,过度劳累不利于病情恢复。感染控制不彻底,病情反复可能遗留闭塞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后遗症,影响孩子今后的生活质量。

呕吐腹泻易脱水,精神、尿量细观察

急性胃肠炎也是孩子受罪、家长头疼的一大问题,近期秋季腹泻患者逐渐增多。对于反复呕吐患儿不要急于进食,可试予少量多次经口补液,待呕吐缓解后逐渐过渡至普通饮食;腹泻患儿尽量减少牛奶、鸡蛋、肉类等富含脂肪、蛋白质不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母乳喂养患儿可以继续喂养,人工喂养者可换为腹泻奶粉,或适当减少奶量,以减轻胃肠负担。儿童尤其是小婴幼儿体液量较小,呕吐腹泻极易造成脱水,需要密切观察精神及尿量情况,如果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皮肤弹性变差、精神反应减弱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在经口补液困难或脱水严重的情况下,可予静脉补液治疗。

小毛病,锻炼娃,体质增强快长大

好多家长抱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反复呼吸道感染,刚好两天送去幼儿园又开始发热、咳嗽,孩子受罪,家长着急。其实这是大部分儿童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阶段,日常生活由相对简单清洁的家庭,进入人流较为密集,彼此接触频繁的幼儿园,患上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概率明显增加。而儿童经过反复的病原刺激,免疫系统得到锻炼,获得了更强的抵抗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患感染性疾病的频率也将逐渐减少。所以,对于经常患小毛病、精神食欲良好的孩子,家长不必过分担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