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很多人50岁时都忘了这件重要的事...

2018年01月26日 848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不卖关子
大家50岁
一定要做这件事



结直肠癌筛查

结直肠癌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
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2~3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已跃居恶性肿瘤的第3~5位。


早期结直肠癌病例临床上多无症状,以无症状检查发现的居多;其次是因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行结肠镜检查时发现的。但是一般有症状时已属中晚期,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在欧美国家,肠镜等肠道检查已被列入体检必检项目,但在我国尚未普及。因此,加强我国的结直肠癌防治及筛查势在必行。

筛查流程一:
初筛
目标人群:
所有有便血、黑便、贫血、体重减轻等结直肠癌报警症状的人群;
50岁以上的所有人群。

根据国内医疗资源,国内多项结直肠癌筛查研究均选择50岁作为初期筛查的起始年龄。

特别注意,很多人都会出现便血的现象。便血最常见的原因是痔疮,但是如果发现有便血,且出血的情况跟以前不一样,就需要提高警惕。

痔疮出血是在大便后出血的,一般是鲜红色血。如出血跟大便混在一起,或者解暗红色或黑色的大便,建议最好是到医院就诊,排除大肠癌的可能。

方法:由于初筛针对全体目标人群,一般是选择经济且简便易行的方法,有基于高危因素的问卷调查、粪便潜血试验、血清肿瘤标记物等。

筛查流程二:高风险人群筛查
目标人群:

有以下任意一条者
大便潜血阳性;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以往有肠道腺瘤史;
本人有癌症史;
有大便习惯的改变;
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症状。

无上述任意一条者视为一般风险人群。 


方法:
初筛确立的高风险人群,需进一步行全结肠镜检查,疑有问题处应予以活检进行病理诊断。如确诊,则立即手术;如无异常,仍需定期筛查,筛查时间间隔不同:
一般人群筛查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0年。
对于有一级亲属家族史者,建议40岁开始筛查,以后每5年1次。
对于以往有肠道低风险腺瘤史者,在治疗后5~10年内复查肠镜;高风险腺瘤史者,在治疗后3年内复查肠镜,如果第一次复查未见异常以后可以延长随访时间间隔至5~10年。
对于有子宫内膜癌以及卵巢癌的患者,建议自诊断之日起每5年1次肠镜检查。
对于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在症状出现以后8~10年开始筛查。

*相关定义*
(1)低风险腺瘤:指1次结肠镜检查发现1~2个管状腺瘤,直径均<10mm;
(2)高风险腺瘤(advancedadenoma):指1次结肠镜检查发现3个及以上腺瘤,或其中有1个腺瘤直径在10mm或以上,或有1/3绒毛结构以上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