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如何预防手术后出现听神经瘤面瘫?

2024年05月16日 4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听神经瘤(前庭神经鞘膜瘤)是原发于第八对颅神经鞘膜上的良性肿瘤,大多来自于前庭神经。该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8%~10%,占小脑脑桥肿瘤的80%~90%,多见于30~60岁的成人,女性较多见,男女比例为2:3,借助于诊断方法的进步,其发病率逐年增长,目前已达2.28例/10万人/年。多为单侧,双侧者罕见。肿瘤生长一般比较缓慢,平均每年月增长0.25-0.4cm,个别肿瘤可在1年内增大2cm。

  听神经瘤的临床表现

  听神经瘤临床表现较复杂,其症状并不完全一致,可轻可重,这主要与肿瘤起始部位、生长速度、发展方向、肿瘤大小、血供情况、是否囊性变等诸多因素有关。听神经瘤典型的首发症状为单侧耳聋和耳鸣,大多数病例中,患耳耳鸣,为高频音,耳鸣被描述为“汽笛声”、“哨音”、“蝉鸣音”、“轰鸣声”等。耳鸣的声音有时经常变化,出现一段时间有时自行消失。

  耳鸣可为间断性,也可为持续性。其非典型症状包括头痛、耳闷胀感、眩晕及行走不稳。后期瘤体增大,会压迫脑干或造成颅内高压,不及时进行外科干预则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因此以耳鸣及听力下降为主诉的病人前来就诊时,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排除听神经瘤可能。

  听神经瘤的治疗:

  听神经瘤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三种:随访观察、放疗及手术切除治疗。

  对于小听神经瘤,特别是局限于内听道内症状轻微及无症状的肿瘤可以进行随访观察。放疗适应于首发或复发的小型或中型听神经瘤,但不适用于大于3cm的听神经瘤。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手术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途径,特别是对于肿瘤直径大于2.5cm,或出现脑干压迫或其它症状的患者。

  预防术后出现听神经瘤面瘫有以下方案:

  1、术中精细操作:在手术中要尽可能的去做到精细操作,将面神经识别,精细的从肿瘤上分离,如果黏连特别紧的情况下,必要时甚至可以残留少部分肿瘤,尽可能保住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是由于对患者将来的社交生活较为重要;

  2、面-舌下神经吻合:如果由于肿瘤可能特别大,或者在某些出血的情况下为达到术中止血的目的等,确实造成面瘫,要根据术中的情况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如果术中确切发现已经无法找到面神经,或面神经已经彻底断裂,此时常建议患者早期做面-舌下神经吻合,用舌下神经代替面神经功能,帮助重建面部表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面神经会逐渐萎缩,因此患者需要尽早手术。在没有面神经营养支持的情况下,如果拖得越晚,即便用舌下神经去替代面神经功能,面部的表情也不一定能得到较好的恢复;

  3、保守治疗:如果面神经在术中仅是短暂性损伤,此时还有恢复的可能性,通常不建议患者优先考虑面-舌下神经吻合,可以先观察0.5-1年的时间。在观察过程中,可以进行康复锻炼,包括搓揉面部、针灸,或面部康复性运动等。如果病人的面神经功能有恢复,可以起到较好的观察效果,通常无需再行手术。如果在此过程中,患者的面神经没有改善,甚至呈现进行性加重,此时再进行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手术,纠正面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