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无需住院,半年注射一次,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

2021年07月27日 2964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地舒单抗作为一种具有较广抗骨折谱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在国外应用已超过10年,大量的临床证据显示其可持续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并降低椎体、非椎体及髋部骨折的风险。地舒单抗在国内上市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武器”,但我国临床工作者对地舒单抗的应用经验尚不多。为此,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组织专家,在充分复习汇总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对地舒单抗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合理用药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适应症:

地舒单抗在中国于2020年6月获批的适应证为:用于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妇女中,本品可显著降低椎体、非椎体和髋部骨折的风险。



参考国际上相关指南,可将“极高骨折风险”定义为确诊骨质疏松症且满足以下任何一项者:

(1)过去2年内发生过脆性骨折;

(2)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时发生脆性骨折;

(3)多发性脆性骨折;

(4)正在使用可导致骨骼损伤的药物(如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

(5)BMDT值极低的患者(如T值<-3.0);

(6)高跌倒风险或有跌伤史;

(7)FRAX或其他确认的算法估算为极高骨折风险(如FRAX预测未来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30%或髋部骨折风险>4.5%)



●  使用方法:

建议剂量60mg,每6个月在大腿、腹部或上臂经皮下注射1次。



●  禁忌症:

1)对活性成份或任何辅料成份过敏者禁用;

2)低钙血症。



●使用前注意事项:

在开始治疗前必须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防止发生低钙血症。推荐在每次给药前,以及在易于出现低钙血症的患者首次给药后2周内对其血钙水平进行临床监测。如果任何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低钙血症疑似症状,应测定血钙水平。

地舒单抗注射以后多长时间起效,治疗过程中如何监测疗效?

地舒单抗60mg注射以后,骨吸收标志物血清CTX水平在第3天下降约85%,1个月左右达到最大下降幅度。



如果漏用了一剂,该如何处理?

为确保治疗效果,每6个月定期接受一次地舒单抗治疗非常重要。如果遗漏一剂地舒单抗,应尽快补充注射。此后,应从末次注射之日起每6个月注射一次。



既往使用过双膦酸盐的患者是否可以转换成地舒单抗治疗?地舒单抗能否与双膦酸盐序贯或联合治疗?

使用双膦酸盐治疗的患者可以转换成地舒单抗治疗,特别是如下情况可考虑转换:

(1)肾功能不全;

(2)不能耐受双膦酸盐类的不良反应;

(3)对口服双膦酸盐依从性不佳;

(4)双膦酸盐治疗过程中发生新的脆性骨折



双膦酸盐能够与地舒单抗联合应用吗?

双膦酸盐与地舒单抗同为骨吸收抑制剂,不建议联合使用。



对于进入双膦酸盐药物假期的患者,必要时(发生新的骨折、骨折风险增加,腰椎或髋部BMD下降≥4%或腰椎和髋部BMD同时下降)可序贯地舒单抗治疗。



地舒单抗能否与特立帕肽序贯或联合治疗?因特立帕肽的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年,停药后可考虑地舒单抗序贯治疗,以维持特立帕肽所取得的疗效。



特立帕肽与地舒单抗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可更显著增加BMD,但联合治疗的抗骨折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地舒单抗可以持续用多久?是否有药物假期?

地舒单抗长期治疗可持续提升各部位骨密度,无平台期。与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地舒单抗不会在骨基质中沉积,其抑制骨转换的作用具有可逆性,停药后BMD在1-2年内回落至治疗前水平,骨折风险回升,因此地舒单抗的使用没有“药物假期”。


地舒单抗停药以后如何序贯治疗?

对于正在接受地舒单抗治疗的患者,不应随意停药。若因各种原因需要停用时,建议转换至其它抗骨吸收药物治疗(如双膦酸盐)以减缓骨密度下降及骨折风险回升,并需密切监测骨转换指标及骨密度的变化。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何使用?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但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或接受透析的患者发生低钙血症的风险更高。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低钙血症伴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的风险增加,因此,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和定期监测血钙水平对这类患者尤其重要。



地舒单抗对骨折手术有何影响?

FREEDOM研究表明,地舒单抗在骨折围手术期使用不增加手术并发症或者术后感染风险,也不影响骨折的愈合。



地舒单抗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植入物的影响,尚未有大样本循证医学研究。小样本研究显示,地舒单抗可增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量。



现有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在没有禁忌症、充分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并且血钙水平正常的情况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随时启动地舒单抗进行抗骨质疏松症治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