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未病"常见态势及可控依据

2021年01月12日 846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中医之“未病”并不全指无病的健康状态,很多时候是指医生和病人主观感觉没有症状体征,而病人体内实际已经出现变化,医生和病人自己尚不能发现和感知变化的疾病状态。“未病”的概念在秦汉之际就提出来了,治未病体现了中医防病治病的前瞻性思维,“未病”常见态势的确立,找到了“治未病”的对象,从而澄清了世人“未病”没有治疗对象的糊涂认识。
1.“未病”常见态势
1.1医生和病人主观感觉没有症状体征,在现代科技条件下,病人体内实际已经出现病变当属“未病”之病。“未病”的概念至迟在秦汉之际就提出来了,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科学技术水平根本达不到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当时古人眼里的“未病”,在今天很多成了“已病”,同样,在今天科技条件下的“未病”,明天又将成为“已病”。可见“未病”之病是与社会发展长期共存的危害健康的一种普遍现象。
1.2由体内的“病”到体外的“变”的这一过程是“未病”之病。中医对病的认识,是基于医师通过主观感知对病人客观表现及其主观描述的症的收集与证的归纳。但是中医并不否认病人没有客观表现和主观描述,人体依然有疾病存在的可能。中医把“病”分为两个层面,一在体内(黑箱)是指机体气血阴阳失调,一是指体外(白箱)反映出气血阴阳失调后出现的症状、证候,疾病的发生,内外是互相影响的,所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司外”就可“揣内”,但是疾病发生由内影响到外还有一个过程,比如,肾的精气外荣齿、发,肾虚就会出现“发堕齿槁”,从肾虚出现到“发堕齿槁”显露的这个时间差,就是“未病”之病。
1.3病变由浅入深的过程是“未病”之病。针对疾病传变的普遍规律,中医对疾病的治疗,强调预见性,当疾病在太阳经时,就要考虑到向其它经发展的可能;当疾病在表时,就要考虑到向里发展的可能,这种“可能”也是属于“未病”之病的范畴,尽管没有出现或到达其它经,影响到深层,但采取措施对可能受邪的靶位进行保护是中医常见的方法,所谓“见肝之脾,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以就出现了治太阳证时使用芍药、大枣之类补血气的方药。
1.4病后初愈,体弱易复,愈而或复是“未病”之病。这是因病后正气的恢复是一个渐时的过程,要由初愈达到病前的正常水平,需要有一个时间段,在这个阶段的时差内,初愈者虽然处在病前的正常生活、环境下,但因其适应力较正常水平差,容易招致疾病重新发作,“这就是中医常说的“病复”,《素问•热论》篇中最早提到的“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就是一例。
2.“未病”的可探依据
中医所说的“治”,并不全是已病后的补救,还有管理,提前介入的意思。如《老子•60章》“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小鱼很嫩,如果烹煎总是翻来翻去,就易碎损,因此管理大国如同烹小鱼,不能来回折腾。可见“治未病”之治,还有病前对健康的未雨绸缪,相当于现代预防医学的健康管理。中医把病分为“未病”和“已病”两个层次,谈“未病”,并不把它和“已病”截然分开,认为“未病”是“已病”的基础,“已病”是“未病”由量变到质变,由隐变到显变的结果,两者密不可分,“未病”是“病”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治未病”就是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未病”之“病”病变不大,健康成本消耗小,治疗成本低,但诊治的学术标准要求高,因而只有高明的医生才能做到,这一点和中国传统文化治国治事是一脉相承的。治国治事的高手常常“图难于其易”(《老子•63章》),因为“其未兆易谋”,而“易”常常又是“未兆”的,“未兆”就是无征无象,既然“无征无象”,凭什么“谋”呢?只有从事物运行的机理上预先采取措施,“至物微妙,可以理知,难以目识”,(《稽康•养生论》)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哲学基础,正所谓“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洪应明•菜根谭》)。由于目难以识,“壮时”就会因为“未病”而蕴藏“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的“已病”机理。“未病”的表现虽然“难以目识”,但是个中的变化是“可以理知”的,这个机理也是可以控制的,控制这个机理的手段就是“治”,它包括健康管理和对“未病”之“病”的治疗。这就是“未病”何以言“治”依据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