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为什么总是出汗,中医怎么看?

2019年07月22日 1041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您有没有稍微动一下就浑身出汗呢?您会不会手脚心总是湿答答的呢?您有没有一阵阵潮热汗出呢?您有没有早上醒来发现身上都是汗呢?您身体的某一部分有没有特别容易出汗呢?......夏日炎炎,出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不正常的出汗不仅困扰您的日常生活,影响身心健康,还可能提示您的体质出现了问题或预示着某些疾病。有些朋友可能会问,我夏天不运动也特别容易出汗,比其他人更容易出汗,动一下就一下子全身湿透了,是不是有问题呢?下面先来了解一下吧。

    那么,什么叫出汗?什么是需要治疗的汗证呢?出汗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是人体为适应外界环境,通过出汗而调节自身体温的过程,在天气炎热、穿着较多、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等情况下都可以出现。《素问》曰:“人之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汗者,精气也”。“五脏化液,心为汗”。因此,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精血同源。正常的出汗,是人体津液、谷气、精血、阴阳充盛,且腠理发泄,阴阳升降出入畅达的体现,简单的说就是人体阴阳充盛调和的结果。那么,当阴阳失调则出现汗液外泄失常,则称为病理性出汗,中医称为“汗证”。最常见的就是“自汗”、“盗汗”,它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天时时汗出,动则加重者称为“自汗”;睡觉时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此外还有大汗、阵汗、汗出不畅、头汗、心汗、偏汗、手足汗、绝汗、黄汗等。如果长期汗出不止或大汗淋漓,则易耗伤津液,导致气血不足、阴损及阳,使机体衰弱,加重原发病,甚则变生他疾。
    最常见的自汗、盗汗,其病因病机主要有肺卫不固,营卫不和,心血不足,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以中药汤剂内服为主要方法,往往就能取得不错的疗效,虚证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滋阴、补血、调和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酌情兼顾,随症加减。在西医学中,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低血糖、更年期综合征、风湿热、结核病、虚脱等疾病都可能伴随异常的汗出情况,通过综合病史、症状、体征结合相关的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在西医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可以结合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中药治疗异常出汗的病症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综合患者整体情况,辨识体质,辨析病证,并给予个性化施治,内服中草药汤剂,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的疗效。当然,中医讲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自我调护,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调畅情绪,寒热有度。汗出之时,往往腠理空虚,容易感受邪气,应当注意避风寒,以防外感;汗出之后,应及时用干毛巾将汗液擦干;汗出多者,应该经常换洗内衣,并注意保持衣服干燥整洁。

    中医治疗汗证在选方,用法等方面都是极有讲究的,而桂枝汤是《伤寒论》群方之首,也是治疗汗证的经典方剂。有医家刘少轩先生治疗自汗案,其所治患者系一青年渔民,体素壮健,某年夏月,午饭后汗渍未干,潜入海中捕鱼,回家时汗出甚多。自此不论冬夏昼夜常自汗出。就诊数处,服过玉屏风散及龙牡、麻黄根等,乏效。也服过桂枝汤加黄芪,均稍愈而复发。如此数年,体益疲乏,皮肤被汗渍呈灰白色,汗孔增大,肢末麻痹,头晕,饮食如常,不能参加劳动。脉浮缓,重按无力。午、晚流汗较多而上午较少,清晨未起床前,略止片刻。
    刘先生仍用桂枝汤原方五味药,所不同的是嘱患者在清晨睡醒时服此方,片刻后再吃热粥一碗以助药力,静卧数小时避风。患者服药后全身温暖,四肢舒畅,汗止。再进原方加黄芪15克,服法如前,但不啜热粥,连服两剂,竟获全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