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奥密克戎BF.7侵入国内,已超3500例感染!世卫最新警示

2022年10月11日 2742人阅读

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又变异了。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F.7正全球传播, “几周内或成主流”。在国内,呼和浩特市已出现BF.7本土新冠感染者,并呈现多点散发、快速增长的态势。

传播快!感染人数已超350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9月28日曾报告1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经基因测序,该病例属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F.7进化分支,是目前该分支首次在国内引起本土疫情。截止10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由于该变异毒株感染的病例已累计报告3579例。

从10月7日召开的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呼和浩特本轮疫情的元凶——奥密克戎BF.7具有更强的传染力、扩散性以及逃逸性,极易造成大面积传播,疫情处置、控制的难度也成倍增加。BF.7变异毒株感染后表现的症状包括高烧、持续性咳嗽、身体疼痛、头痛、喉咙痛、嗅觉改变和食欲不振等。

BF.7变异株或成为今年秋冬流行株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F.7,即BA.5.2.1.7的缩写,是奥密克戎BA.5变异株的亚系,欧洲和美国多地相关病例报告数量正在增加。近期美国疾控中心新冠数据监测发现,BF.7在短时间内成为美国新冠病毒检出比例第三位的变异毒株。在欧洲地区,比利时BF.7比例达25%,德国、法国和丹麦则占到10%左右。

BF.7变异毒株比现有的变异毒株更具有传染性,可以进一步逃逸BA.5感染诱导的中和抗体,根据一项尚未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BF.7是 “迄今为止评估的最具中和抗性的变体”,它表现出对中和抗体的 “广泛逃避”。

美国奥密克戎疫苗研究学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学者、免疫学博士王宇歌告诉记者,从BA.2到BA.5再到BF.7,新的变异株不断“内卷”。病毒传播力不断增强,逃避免疫能力越来越强。

“感染过BA.5的患者仍有被BF.7感染的风险。”王宇歌进一步解释,BF.7有可能会成为今年秋冬季流行的突变株。

新冠疫苗、药物对BF.7仍有效

多位专家表示,目前现行的抗击新冠方案依然有效。“接种疫苗仍然是有效的预防手段。”王宇歌解释道,疫苗通过诱导中和抗体起作用,如果中和抗体水平很高,变异株BF.7虽然有一定逃逸,但仍可以保护人体,疫苗依然起作用。

WHO新冠疫苗优先次序评审专家、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朱凤才告诉记者,突破性感染情况一直存在,再次感染新冠的情况也存在,目前看,疫苗还是有保护效力的。而且虽然BF.7传播力增强,但无症状患者和轻症患者居多。

不仅是疫苗,新冠药物对变异株BF.7也应该有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蒋建东告诉记者,新冠小分子药物主要靶标是病毒复制酶,而目前看相关药物结合靶标位点在奥密克戎上并未发现突变,因而对小分子药物的影响应该不大。

疫情防护不能松懈

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F.7比现有的变异毒株更具有传染性,但戴口罩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秋冬季节不只是新冠肺炎,也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科学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传播风险,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减少交叉感染,也是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的防控措施。

此外,仍要做好其他个人防护措施,坚持勤洗手、常通风、分餐制、用公筷、保持“2米线”社交距离。如果有发热、乏力、干咳等不适症状,尽早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如有发热,需前往发热门诊)。就诊过程中请自觉遵守医院秩序,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上海天佑医院门诊医疗服务须知

1、进入门诊:请扫描我院“场所码”,配合接受体温检测、数字哨兵核验、流行病学调查,请主动出示72小时内的核酸阴性报告(从出具报告时间计算)。进入门诊口腔科、耳鼻喉科、内镜中心、呼吸科支气管镜等,就诊过程中需要摘下口罩的患者,须持24小时内本市有效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从出具报告时间计算)。

2、 除医疗需要外请全程正确佩戴口罩(不可带呼吸阀),为了您的身体健康,请注意与他人保持2米安全距离,请勿在门诊诊疗区内饮食。

3. 请您尽量选择预约就诊,按预约时段错峰来院就诊,避免在院内长时间等候。

(防疫相关规定若有变化,以院前公告为准)          

本文疫情内容来源:呼和浩特发布、三甲传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