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三伏贴的前世今生

2019年08月16日 981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三伏贴的前世今生
原创:朱为康  中医朱为康
  今天我在门诊遇到一位被三伏贴烫伤的病人,她是在某地段医院做的三伏贴,病人皮肤红肿伴破溃,虽然是这样还在不断地问我,“朱医生,请问等你皮肤好了我还可以把三伏贴做完吗?”看着病人的眼睛我突然觉得非常不开心,我和病人说今年就不要做了,皮肤没有这么快好,等皮肤好了,明年来上海市中医医院做。
  回到家里我实在放不下这件事情,于是我在网上搜索了关于三伏贴的消息,结果发现近期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出现孩子进行三伏贴后出现皮肤烫伤的问题,随后网上陆续出现全国多处有相类似的报道,说贴“三伏贴”后,孩子背部发生起水泡、红肿等情况,网上更有文章指责三伏贴的种种不是,文章大概的的意思是:三伏贴,没有任何用处,大家不用再去贴了。虽然新闻闹得沸沸扬扬,但是大家真的了解三伏贴吗?真的知道三伏贴的发展历程吗?真的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吗?
  身为中医工作者,那我觉得应该来说一句公道话。毕竟西医作者来评论中医技术是会有欠缺的,很难做到公平公正。而我恰恰知道三伏贴是怎么发明的,如何做的科学研究,最后运用到临床的全过程。而我的祖父正是这项技术的发明者,如果我选择沉默,那么对于三伏贴的错误定性可能真的会一直流传下去。
  首先,三伏贴是哪个医院最早发明并进行临床使用的呢?
  三伏贴早在1955年就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进行临床治疗了,是曙光医院儿科最具有特色的治疗手段之一。而发明这一技术的是我的祖父,上海市首届名中医朱瑞群教授,此项技术曾获得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随着虞坚尔院长来到上海市中医医院工作,这项技术又完整地在上海市中医医院落地生根并且发扬光大。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三伏贴这项技术最初是用来治疗小儿哮喘的,我现在把三伏贴治疗小儿哮喘阐释清楚。
  三伏贴的出处在哪里?
  三伏贴的灵感主要来自于清代名医张璐所著的《张氏医通》,原书说对于哮喘有寒、热之分,即寒哮与热哮。我这里解释一下什么叫寒哮,什么叫热哮,简单来说就是哮喘发作时病人怕冷,痰少白稀的是寒哮,而哮喘发作时面红,口苦,要喝冷水,咳出的痰液粘稠,色黄的是热哮。《张氏医通》记载的寒哮病人用艾灸的方法在肺俞等背部穴位治疗效果不佳,而用白芥子涂法这些穴位往往有效,根据记载的启发,最初将书中原方原剂量进行了临床研究。当初将治疗寒哮的敷贴方称为②号方。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原书中记载白芥子这一味中药用的是“生白芥子”,因为“生白芥子”对皮肤是有刺激性的,《张氏医通》中就有相关的明确记载,但是记载原话是如此说的:“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这句话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说涂上药是会引起皮肤疼痛,但是需要1个半小时才能把药拿掉。上海市中医医院和曙光医院临床所用的配方,药物的炮制方法配方的比例,剂量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如果没有按照规定做,那是可能出现如果可能出现副反应的。
  那么热性哮喘呢?热性哮喘是不能用②号方治疗的,因为寒热性质不同,治疗方药肯定不同。所以根据②号方的原理,又制订了⑤号方,专门用来治疗热性哮喘。因⑤号方中没有白芥子,因此一般不会发生皮肤副反应的情况。
  关于②号方和⑤号方的相关临床研究多篇论文在1982-1985年间已经发表在《上海中医药杂志》、《浙江中医药杂志》等学术杂志上。论文中一共统计1128例临床病例,最后根据科学方法统计得出了确实有效的结论。所以呢,并不是如网上所说中医自欺欺人,说话没有根据。
  现在的西医医疗技术和经济条件都相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在那个缺医少药的时代,小儿哮喘的控制率远远没有现在那么高,很多患有哮喘的孩子可能是一辈子背负哮喘的困扰,运用中医的方法,又比较轻的经济负担达到可能治愈的目的,对于当时来说是很了不起的。
  我客观地解释了三伏贴的由来,和治疗小儿寒性、热性哮喘的情况。至于社会上各种“三伏贴”保健项目所宣传的效果和保健作用,与本文无关。技术本身无错,运用的人才是主体,为何不讨论使用的人,而指责技术本身呢?
  作为中医医生我也时时提醒自己,病人这么信任我们,我们真的要好好地为他们服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