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子宫肌瘤,是切是留?

2016年12月13日 6620人阅读

  子宫肌瘤是女性盆腔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这种肿瘤常见于 30~50 岁的女性,以育龄期妇女最为多见,发生率在 20%~25% 左右。有调查显示,这大概每4-5人就有1人长了子宫肌瘤,很多女性朋友一听到“瘤”就吓得不行了。无论出诊时,或是在微信、微博等平台经常有女性患者问我被检查出子宫肌瘤是不是得了绝症?严重吗?为此担惊受怕,心情抑郁。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对于子宫肌瘤不用过于担心,也不可不防,应客观辨证的认识它、对待它。

  有研究机构调查发现,子宫肌瘤的发生可能和基因、雌激素、内分泌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子宫是一片肥沃的土壤,给子宫肌瘤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一般认为子宫肌瘤需要在雌激素的刺激下才会产生,雌激素虽然给女性带来娇嫩的肌肤,青春的活力,但雌激素过高也会助长子宫肌瘤的“气焰”。

  子宫肌瘤的症状表现

  通常临床上大部分的子宫肌瘤是没有症状的。有症状的子宫肌瘤,可出现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1、不正常子宫出血

  这是肌瘤最常见的症状,特别是肌瘤位置在子宫内膜上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经血量过长过多,严重的时候会造成贫血。

  2、疼痛

  肌瘤内部或是有变性或坏死,有时会让患者觉得十分疼痛,这通常在比较大的肌瘤才会发生。

  3、腹部肿块

  比较瘦的人和过大的肌瘤可能会在腹部摸到硬块,在诊断为肌瘤前,患者常常认为自己变胖。

  4、泌尿道症状

  若肌瘤压迫到膀胱可能会让膀胱容积变小导致频尿,压迫到直肠会造成排便不顺。

  5、不孕或流产

  长在子宫内膜上的肌瘤,可能会让该处的血行或内膜不稳定,影响胚胎着床;若肌瘤位置刚好在胚胎附近,可能会压迫阻碍胚胎的发育,造成胎儿畸型或流产。

  虽然子宫肌瘤生来性良,但对于女性身体还是有一定危害的,女性朋友们应引起重视。

  子宫肌瘤的检查方法

  子宫肌瘤可根据患者病史和体征进行诊断。B超是常用的辅助检查,能区分子宫肌瘤与其他盆腔肿块。磁共振成像(MRI)可准确判断肌瘤大小、数目和位置。如有需要,还可选择宫腔镜、腹腔镜、子宫输卵管造影等协助诊断。

  1、B超声检查:应用最广、花费最少,是诊断子宫肌瘤最好的选择方法,准确率可达93.1%。

  2、磁共振成像(MRI):在子宫肌瘤的精确定位是最好的方法,但由于它的费用较高而限制了临床的应用。

  3、宫腔镜:可明确诊断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并可同时进行治疗。

  4、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CT血管造影和超声多谱勒技术:可以显示肌瘤和子宫外的血管供应,可用于子宫动脉血管栓塞等保守治疗前的评估。

  子宫肌瘤是否需要治疗,采取何种方式治疗,需要对子宫肌瘤的数量、大小、位置及黏膜下肌瘤和浆膜下肌瘤进入肌壁间的深度等进行明确诊断才能采取有效措施。

  子宫肌瘤的治疗

  子宫肌瘤多大需要手术有个体差异,但一般来说,子宫肌瘤超过5cm属于病情严重,需要手术切除。但如果子宫肌瘤在5cm以下,同时月经量增多不明显者可采取药物治疗,控制肌瘤的增长。无症状的子宫肌瘤则无需治疗。单个的肌瘤可以通过手术摘除即可,如果子宫肌瘤是多发性的,且患者无生育要求,建议行切除子宫术,以预防肌瘤再长。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个人年龄、临床表现情况及内分泌情况确定。建议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治疗方案。

  虽然子宫肌瘤性本善,但也会发生变化,毕竟它也属于瘤字辈的。子宫肌瘤有一种肉瘤样变,发病率虽然只有 0.4%~0.8%,但这时的肌瘤已经完全丧失了本性,如烂鱼肉般,需要严肃对待。另外,要额外警惕子宫肌瘤短期内迅速增大,特别是绝经后还一个劲儿长的。因此,对于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无论是症状不明显或者症状较轻,还是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都需要重视起来,同时注意日常的一些保健护理。在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