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胃食管反流病容易反复,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2022年04月17日 8525人阅读

据调查资料显示,有约20%的人,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胃食管反流症状,约40%的人每月至少出现一次。如果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可以导致反流性食管炎、巴瑞特食管甚至食管癌。目前药物治疗仍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措施,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无法彻底治愈。因为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即使暂时症状缓解,后续也会因为饮食、生活、情绪等诸多因素引起复发。那么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一、调整饮食

1、饮食种类的选择

这些食物容易引起反流症状要尽量少吃。

第一类食物是油腻的食物。主要是高脂肪食物比如肥肉、奶油,以及煎炸及腌制的食品,因为高脂肪食物在胃里的排空速度慢,容易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加重胃食管反流的症状。

第二类食物是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咖啡、巧克力、可可、辣椒、冷饮以及碳酸饮料,这一类食物可以增加胃液分泌,引起胃内的胃酸等主要反流物的量明显增加,也会增加反流的机会。

这些食物可以减轻反流症状可适当增加。

第一类是蛋白质食物。比如瘦肉、鱼虾、蛋清、脱脂牛奶等,这些食物虽然会刺激胃酸分泌,但也能刺激胃泌素分泌,增强食管下括约肌张力,抑制胃食管反流。

第二类食物是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一般的蔬菜水果不会引起或加重反流,可自行选择食用,但对于韭菜、香菜、蚕豆等蔬菜要适当控制。每次食用的水果不可过多、不可过冷过甜,如香蕉、甘蔗等最好少食用。

2、饮食量的控制

进食过多过快也是诱发胃食管反流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饮食量需要进行控制,避免过饱或饥饱无常,建议少食多餐,一般早餐、中餐可吃到七八分饱,晚餐五六分饱即可,饥饿时可以加餐,但一次进餐不能过饱,尤其汤水要分次喝,一次不宜过多,以减轻胃内压力,减少反流。

3、进餐时间限制

睡前进餐与晚餐过晚可导致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引起夜间胃食管反流,因此睡前3小时内最好不要进食,也不要喝水,最好保持睡前胃内排空,夜间胃食管反流,胃酸在食管内停留时间更长,对食管的损害更为明显。

二、注意位置

位置改变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很大,如果经常夜间反流,可把床头抬高至少15cm,左侧卧睡更好。餐后不要做弯腰动作、不要平躺、可活动半小时如洗碗或散步等,为了防止腹内压力增高,应避免穿紧身衣或束紧腰带,衣服尽量宽松一些。需要运动时,应避免餐后剧烈运动。

三、控制体重

过重和肥胖可引起腹内压力增加,导致胃内压力相应增高,会诱发胃食管反流,同时由于食管下端及邻近组织中脂肪沉积过多,降低了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张力,使得胃内食物易向食管方向反流。因此,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肥胖者,一定要注意节食和运动锻炼来减轻体重,实践证明只要体重减轻10%,就能明显改善反流症状。

四、戒烟限酒

酒精可刺激胃酸分泌亢进并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增加食管下括约肌自发性松弛。烟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使其处于松弛状态,加重反流。因此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一定要改正抽烟喝酒的习惯。

五、心情舒畅

精神压力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密切,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抑郁、焦虑等状态者,就易患胃食管反流病。反之积极乐观的心态能促进胃动力,减轻反流症状。因此乐观愉快的心态也是控制或治愈胃食管反流病的关键。

六、适当运动

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提高食欲,促进消化,还可锻炼腹肌,提升胃部肌肉紧张力,防止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所以经常运动可以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缓解症状、治愈食管炎、预防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防治复发5个方面,平时的生活调理是最重要的措施,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微创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