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一个不在意的轻微“抖动”的复杂病因你是否注意过

2020年11月27日 223人阅读

概述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原发性震颤,是一种具有一定遗传倾向,以震颤为唯一表现的常见运动障碍性疾病。特发性震颤是终身疾病,此病不影响患者寿命。该疾病无任何年龄限制,但是多见于中老年人,会导致患者出现手部震颤、头部震颤等。英文名称essentialtremor,ET疾病别称原发性震颤、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遗传性震颤、老年性震颤是否常见是是否遗传是并发疾病言语障碍、肌张力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治疗周期需要终身间歇性治疗临床症状四肢震颤、头部震颤好发人群直系亲属有特发性震颤患者主要病因遗传因素30%~50%的特发性震颤患者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已鉴定五个致病基因位点。其它因素目前有研究发现,去氢骆驼蓬碱可能与特发性震颤有关,因为在调查中发现家族性特发性震颤患者体内去氢骆驼蓬碱水平一般都高于正常人群,该物质是一种神经毒性物质,在长时间高温烹制的肉类中含量较高。此外重金属铅也可能与特发性震颤有关。流行病学1.特发性震颤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0.3%~1.7%,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但是有研究认为,特发性震颤的发病年龄可能呈现两个高峰,40岁之前占42.2%,60岁之后占57.8%。总体趋势是家族特发性震颤发病年龄较早,散发性特发性震颤发病较晚。2.男女之间的发病率并无明显差异。好发人群·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有特发性震颤病史者。·症状特发性震颤的唯一症状是震颤,偶有报道出现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侧上肢对称性起病,也可以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典型症状姿势性震颤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和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震颤的频率为4~8Hz,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手部严重姿势性震颤表现为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太小。影响精细动作震颤在发病前10~20年后会影响精细动作,至发病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酒、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并发症言语障碍部分特发性震颤老年患者有言语障碍。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患者存在肌张力障碍者占6%~47%。姿势性震颤在肌张力障碍中也很普通,特别是书写痉挛。而在肌张力障碍中,有7%~23%伴发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常伴有头部和躯干震颤表现。运动障碍在特发性震颤家族中,少数成员还可以发现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如抽动-秽语综合征和不安腿综合征。偏头痛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存在典型偏头痛的情况很普通,另外也有伴恶性高热的报道。认知功能障碍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词语流畅性、命名、情绪、语言记忆和工作记忆障碍。情感障碍在特发性震颤患者中亦较为常见。就医特发性震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强临床护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当出现典型震颤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判断震颤的临床分级。就医指征·有特发性震颤家族史,出现震颤症状,且逐渐加重,影响生活、工作或社交者及时就诊。··不明原因出现肢体或头部等其他部位震颤,且症状持续不缓解者,需要及时就诊。··已经确诊为特发性震颤患者,且正在药物治疗期间,患者症状出现波动变化或加重者需要及时就诊。··特发性震颤患者服药期间,出现不可耐受的药物副作用或药物无效时,需要及时就诊。医生询问病情·震颤的部位、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什么因素下会加重或缓解?··除震颤症状是否伴有以下症状,如动作迟缓、强直、步态异常和表情减少、记忆力下降、情绪改变、血压升高?··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甲亢、帕金森病、焦虑、抑郁、外伤史?··是否有家族史?··是否有特殊药物服药史?··预防措施·注意日常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睡眠,舒缓情绪,戒烟限酒,适当的体育运动。··遇事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要暴怒,不要多虑、多疑。··避免接触化学类有毒物质。··要少饮酒,饮酒只能暂时控制2~4小时,酒清醒后会加重影响手抖动的频率。··注意调整工作节奏,学会自我调节、张弛有度。药物及手术治疗1.西医因为无法确定具体病因,大多采用抑制神经、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暂时控制,西药虽然见效快,但是治标不治本,依赖性强,有时需要终生用药,一停药会反弹的更严重,同时长期用药对身体内脏特别是肾脏有极大的损伤,所以不建议长期服用。2.建议中药调理,中药的调整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步主要是镇肝息风,平复异动的肝阳,缓解主诉症状。为患者战胜疾病树立信心。第二步补肾养精养血滋阴,消除症状形成的基础,治病求因。从本源入手,巩固疗效。第三步调节脏腑、平衡阴阳,古语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对脏腑功能的健运,正气的培固,情志的调摄。达到抵御邪气,恢复健康、防治复发的目的。通过这三步从治标,到治本!从解除症状,到培补元气以防复发。采用纯中药一对一针对性开方调药来治疗的,王世龙医生经过小20年治疗特发性震颤所堆集出来的经验方,为很多像这种情况的患者恢复了健康,这种疾病虽然症状严重,但是索性是没有生命危险的,一般3-5个周期左右就停药观察。

护理特发性震颤患者早期症状较轻时按照日常作息时间工作学习和生活,保持规律的生活及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紧张,保持安静,注意适当的锻炼、合理作息、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