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肾性贫血的管理

2018年11月12日 464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说到贫血,相信很多肾病患者并不陌生。您是不是经常担心医生要求定期抽血化验会导致贫血?当您感到乏力、食欲不好时是否曾怀疑是贫血引起的?纠正贫血时该怎样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菠菜、大枣可以改善贫血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病内科刘莉

针对上述问题,肾性贫血的管理会为您做详细的介绍。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叫肾性贫血。肾性贫血是由于慢性肾脏疾病所引发的血液中红细胞减少或血红蛋白浓度下降。临床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主要原因为红细胞生成速度减慢或红细胞寿命缩短。

因为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所以,随着红细胞数量减少时,氧气的搬运能力会降低,变成缺氧状态。患者会有乏力、头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活动后心慌、气短等,长期或严重贫血患者会有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

为什么慢性肾脏疾病会导致贫血发生呢?我们需要了解血红蛋白合成及红细胞生成过程。

机体造血的过程有如我们种菜、种花一般,我们要挑选好的种子,将其播种到肥沃的土壤中,精心施肥护理,在充足的阳光雨露下,种子就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后开花、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造血原料就是我们的种子,主要包括铁、蛋白质、叶酸、维生素B12、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等;骨髓为可以播种的土壤;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算作肥料。那么,成熟的红细胞是如何生成并源源不断的自骨髓中释放到外周血中的呢?

红细胞的生成首先需要一片肥沃的土壤,也就是正常的骨髓。

造血原料中以铁和蛋白质最为重要。蛋白质和铁参与血红素的合成,以完成转运氧的作用。正常人体血液中的铁,一部分来自食物,如红肉类、蛋黄、肝脏、豆类、谷物、贝类等,称为“外源性铁”而大部分则来自血红蛋白分解后二价铁的再利用,称为“内源性铁”。其次还需要叶酸,当叶酸缺乏时,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而叶酸要正常发挥作用,需要维生素B12的帮助;当然,也少不了饮食中摄入的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最重要的肥料就是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素)。促红素的英文缩写是EPO,是一种激素样物质,主要产生于肾脏(肝脏也有少量分泌),进入血液后作用于骨髓,促进造血。

说到这里,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得了肾脏病后会贫血了。

当肾脏功能受损时,患者往往需要限制饮食,导致外源性铁的摄入减少,血液透析还可能会丢失部分铁,导致造血原料之一——铁缺乏;而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伴随纤维母细胞的减少,导致重要的肥料——促红素生成减少,两者共同作用,骨髓制造红细胞的数量减少,导致贫血。

如何治疗肾性贫血呢?

首先,需要补充原料。铁剂的药物补充途径主要有口服和静脉输注两种。口服途径相对来说更便捷,但主要问题是胃肠道反应大,补铁效果不肯定;静脉注射途径相对不便,但补铁效果肯定。一般来说,腹膜透析患者可采用口服方式补铁,而血液透析患者可采用静脉补铁。

其次,正确使用促红素。透析患者的血色素低于10g/dL时,并排除铁、维生素缺乏等其他因素后开始使用促红素。促红素的注射方式有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总体来说,这两种注射方式临床差别并不大,具体到个人选择哪种方式更多从便捷性及依从性考虑,如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静脉注射方便,而对于腹膜透析患采用皮下注射更方便。标准起始剂量应按体重进行标化,即每周80-120U/kg(约6000U),分2-3次给予。

肾性贫血的治疗目标

血色素的目标为11g-12g/dL。铁蛋白反应体内铁储备的情况,应该在100-200ng/mL以上,不应超过500ng/mL;转铁蛋白饱和度反应铁利用的情况,应该在20%以上,不应超过50%。医师需要通过频繁监测以上这些指标来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及药物剂量,以达到最好效果,避免副作用。

治疗效果不好的原因

已经补了铁、注射了促红素,仍然贫血,那是为什么呢?这时,需考虑是否为铁缺乏、营养不良、炎症状态、透析不充分、透析器生物相容性较差、肾性骨病、溶血、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产生等原因,这里提醒您一下,一定要找专科大夫帮忙解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