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口腔黏膜专家陈友琼讲解:口腔溃疡分为哪几种?该如何调理? 

2021年08月19日 8415人阅读

口疮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

大家都得过口腔溃疡,但是为什么有的人一周就能自愈,有的人却反反复复老是被口疮折磨呢?这说明我们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生活习惯都会对口疮这种疾病造成影响!因此,在治疗口疮时,不能一概而论!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舌头溃疡指发生于舌头、舌腹部位的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偶发的口腔溃疡可能由口腔的伤口、感染、辛辣食物的刺激等因素引发。而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则可能提示免疫力降低、精神压力大、维生素缺乏。

中医看口疮辩证分型这5种

①心火炽热型:中医里说诸经之热,皆应于心,而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是说口腔里各种发痒、有痛感的症状基本都是心火旺盛的原因!这类体质的人容易口舌生疮,还会伴有舌苔发红、大便不通、舌苔黄等症状。

②脾胃湿热型:此类体质的人发生口疮一般都是反复难愈的,还有小便发黄、容易恶心、舌苔黄腻等症状。

③肺胃热壅型:这类体质的人除了容易生口疮之外,还容易出现口臭、牙龈发红、舌苔黄等情况。

④阴虚火旺型:这类发病时不会有大片的口疮,而且更容易出现在舌根、舌头下面等,痛感比较轻微。

⑤脾肾阳虚型:这类型体质的人除了生口疮,还会同时伴有乏累感、手冷脚冷、舌苔发白等。

三位一体治疗口疮

陈友琼主任强调辩口疮病因非常重要,有的人病因相同,而表现出的症状不同,而有的人病因不同,但存在同样的症状,所以一病必有主方,一病必有主药,不同的疾病,病机不同,相应的基本治法,主方和主药必须有别,通过中医舌苔,脉象,中医的望闻问切,三步九候,观察五脏六腑功能的变化,神态,精神,疼痛,饮食等全方面,精准明确口腔疾病的根本发病病机。

陈主任介绍到“急则治标,缓者治本”。口腔黏膜疾病的诊疗讲求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口疮反映五脏六腑,用药采用辨证施治、平衡阴阳、要分辨虚实寒热,同一个病不用的人病因也不相同,有的是热症,有的是寒症,对症用药加减,才能见效。中医辩证分型很多种,心肝火旺,脾虚加湿,肝气郁结,脾胃虚寒,肝郁气滞,肝郁脾虚等几十种辩证分型,你是一种类型还是多种合并类型,一人一方,对因对症辩证分型治疗,且不易反复。

不同的体质易受病邪不同,引发的口疮也不同,根据患者体质辨识和个体差异选择相应精准的的治疗、治法与选药,进行“因人制宜”的治疗方法。中医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等多种体质,三位一体辩证后,结合病因、病理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对症辩证分型治疗调理五脏六腑平衡,通过去火,消炎,抑制和杀死病菌、排毒,有效地抵御细菌和病毒侵入,从根本上调理,不易复发、达到五维整体平衡。且辨体质针对口腔黏膜病高危人群的防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和干预,对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能起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变防进的作用。

还需注意其他方面的调理

1、实火溃疡,需调饮食,适当清淡饮食或者选择素食2-3天,少吃甜腻、重口味、辛辣、煎炸食物,可以适当选择绿豆、海带、土茯苓、苍术等清热化湿的食材,还可以加入清心养阴之品,如莲子、石斛、麦冬、新鲜百合。

2、“虚火”体质多容易出现口腔溃疡反反复复、不易痊愈。多见于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思虑过度等人群。故需要调畅情志,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适当瑜伽、八段锦、太极拳、慢走的方式减轻压力,舒缓心情。饮食上,少吃辛辣、煎炸食物,食材可以选择银耳、百合、莲藕、沙参、玉竹、马蹄、新鲜百合、燕窝、蜂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

3、进食后多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预防口腔溃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