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糖尿病运动有“四忌”,可能有些禁忌很多糖友一直在犯

2023年05月04日 75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忌晨练


       估计有些糖友会对“忌晨练”很疑惑:早上活动活动,呼吸下新鲜空气,还能有个好心情,为什么要“忌”呢?

       首先,在秋冬季早晨气温低,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高,冷空气刺激或劳累等情况下,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本身就患有心脑血管病的糖友更应该注意。其次,清晨大多数人都是空腹锻炼,这样极易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糖友(尤其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友)应把清晨至上午9:00这一时间段,作为运动的“警戒时段”,在此时间内不能急躁、紧张、生气等,也不宜参加较大运动量的活动。


       再有,清晨空气污染重(夜间空气污染物中较重的固体和颗粒一般沉积在地表,雾天空气中污物浓度更高),而清晨锻炼时呼吸加深加快,污物、灰尘、细菌很容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易造成呼吸道感染而加重病情。


       因此,糖友尤其是老年糖友,最好避免在清晨锻炼,而应将锻炼的时间改为下午或傍晚。


二、忌暴练


      很多糖友希望通过加大运动量来消耗掉体内多余的糖分,但是高强度运动对机体素质要求较高,过度运动不但不会给机体带来好处,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低血糖反应。

      研究表明,任何形式的运动,如果停止60个小时,那么之前运动所带来的血糖和血脂有利变化,包括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都会消失。

      因此,为了控制血糖,最好采用低强度的运动形式每天运动,甚至每餐后运动。

      高强度的运动适合较为年轻的初发病友,它要求运动者有较好的体能和肌肉、关节条件,在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避免运动损伤,在运动后还应该注意肌肉放松。运动中还要注意补充热量和水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过度运动造成的低血糖反应,可以发生在运动后的2-12小时内,甚至24小时内。

      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发生低血糖的时间范围就越大,如果总是持续发生低血糖反应,平均血糖值上下波动,对降低血糖反而没有好处。

      糖友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像一些低强度运动,如果运动时间够长也能消耗多余的热量,对血糖控制产生积极作用,如购物、散步、上下楼梯等。


三、忌“突击”锻炼


     和正常人一样,糖友的锻炼也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按部就班,有规律、有节制地进行锻炼,才能取得稳健、良好的治疗效果。

     长期不运动,偶尔又高强度运动的“突击”式锻炼法,就像饮食中最忌讳的饥一餐、饱一顿,那样对身体有害无益,患有神经病变或者心血管调节功能障碍糖友,可能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昏厥等低血压症状。

四、忌走石子路


     由于糖尿病可导致神经受损,使糖友对外界的刺激不敏感,很多时候受伤了还不知道,因此,糖友的脚最需要保护。
    

     如果伴有下肢血管病变的话,愈合能力降低,伤口继续感染、溃烂,严重的甚至不得不截肢。

     因此,糖友在运动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场地的选择。一般来说,土路和柏油路面比较好,与水泥地和人行道的地砖相比,对脚的损伤小。
     现在有的地方(尤其是公园),为了大家健身方便,修建了很多凹凸不平的石子路。大家对此也特别感兴趣,有的人甚至光脚在上面走来走去,觉得可以通通经络。

     但是,对于糖友来讲,走石子路是十分危险的,很容易因为小石头硌着或其它原因使脚受伤,以至于发生糖尿病足病。


温馨提醒:

     运动控糖贵在坚持,我们也知道糖友们工作忙,但是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动一动也是缓解工作压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循序渐进,最终养成一个属于自己的运动习惯,然后让你的血糖君乖乖听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