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脑瘫系列讲座(二): 肌张力増高都是痉挛性脑瘫吗?

2017年03月02日 973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传统上脑瘫的诊断有6-8种类型,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原则,有不同的治疗方式,轻重不同有不同的治疗目标。

       脑瘫有一种类型,症状上看与痉挛性脑瘫有类似之处,也是肌张力增高。在国际上最新的分类中,把它分为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即肌张力障碍型脑瘫,或者叫肌张力不全。这种类型在诊断上容易误认为痉挛性脑瘫。但是,其治疗和预后与痉挛性脑瘫完全不一样。这种类型的脑瘫行PT降低肌张力治疗时要非常小心,特别不建议行针炙,电疗等治疗,因为这些治疗容易导致出现症状加重后果。还有很多医生把这种类型归纳到手足徐动型,痉挛徐动型,共济失调型及混合性脑瘫,我觉的也是值得商榷的。 因为这种类型的脑瘫,与痉挛型脑瘫,从病因、表现、到转归、预后等完全是不同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截然不同。更与维体外系损害导致的平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共济失调型无关,也不是手足徐动型(这种类型肌张力不高,不随意运动缓慢,动作幅度小且以小关节为主) 。

       从病史来看,肌张力障碍型脑瘫往往有核黄疸史,他们往往比常人更加聪明(少数其他原因造成的,可能有一定程度智障),说话时显"喉音",紧张时肌张力陡然增加,使得肢体甚至全身扭动增加,而安静或睡眠中却完全缓解,肢体软下来,甚至正常。越牵拉越紧张,越刺激症状越重,甚至疼痛刺激、摔跤、发烧都可能突然加重,不像痉挛型脑瘫,肌张力的増高基本上是恒定的,清醒和睡眠中肌张力的改变不是非常显著。所以,如果把这种类型当成痉挛性脑瘫来扎针灸、使劲牵拉、电疗刺激等,想将肌张力降下来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症状越来越重。本来有15%的这种患儿如果不刺激,可以发生比较好的转归,可以自然减轻,却由于刺激性治疗,没得到自然缓解。所以,对这类患儿的康复训练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这种病人不像痉挛性脑瘫,肢体不容易发生固定畸形(少数叠加痉挛性脑瘫者可以有肢体固定畸形),只是在痉挛时有畸形,放松时没有畸形,是动力畸形,随肌张力的变化,畸形也随之改变。多数情况下,这是不太适合做矫形手术的。国外可以做lTB手术(巴氯芬泵植入术),但在国内由于种种限制,加上费用昂贵,尚不便广泛开展。

       上海壹博医生集数千例颈总动脉交感神经外膜剥脱术(CPS)的经验表明,CPS手术对这类患儿有一定效果,部分患儿效果还非常理想,特别是轻症者。而重症者,躯干也有扭动,出现角弓反张,对于患儿来讲,是非常痛苦的,可以考虑做特殊的FSPR,以减轻痛苦,改善护理条件。另外,一些肌张力障碍的患儿,不一定是脑瘫,有些可能是遗传代谢性疾病,需要注意鉴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