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缺铁性贫血

2018年11月29日 9421人阅读

病因:
正常情况下,人体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良好的动态平衡,加之体内的铁储备量丰富(达1克左右),一般饮食条件下的正常成人是不会轻易发生缺铁的。缺铁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铁需要量增加而供给相对不足者,如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小儿、妊娠及哺乳期的女性;铁的吸收障碍,如胃酸缺乏、胃切除术后铁的吸收减少;铁的丧失过多,这是因为人体2/3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因此失血也必然失铁。临床上最多见的为慢性反复出血,如女性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月经量过多,男性病人则常见于溃疡病、胃肠道肿瘤、痔疮和钩虫感染等引起的消化道反复少量出血。此外,还可见于长期有血红蛋白尿或血尿的病人。献血员每次献血400毫升相当于失铁约200毫克,因此,短期多次献血也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常见临床表现为乏力、疲倦、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气短。实验室检查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每个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含量不足,致使红细胞的体积变小和颜色淡染。所以病人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往往发现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低于正常范围,血红蛋白比红细胞数量的下降更为明显。但应注意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也可出现于其他类型的贫血,因此,确诊缺铁性贫血除了血常规检查外,还需要检查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饱和度以及血清铁蛋白等,病人表现为血清铁、铁饱和度以及血清铁蛋白下降,而总铁结合力升高。如作骨髓穿刺行细胞内外铁染色检查,可发现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减少。必须强调指出,诊断缺铁性贫血的病人必须查清造成缺铁的原因。由于成年男性一般不会轻易发生缺铁,因此一旦诊断明确为缺铁性贫血,如追问不到明显失血病史,应该想到是否存在不易觉察的消化道早期肿瘤,及时作大便隐血和全消化道的检查。女性如近期出现月经量明显增多也应进一步作妇科检查,以排除是否存子宫肌瘤等疾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