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产检的 7 大误区!准妈妈快了解别中招!

2017年11月01日 913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可能大家都知道,怀孕之后,要按照预约的时间,定期去产检。

那么,你知道第一次产检什么时候开始、产检有问题要不要打掉,医生每次漫不经心的提问都有什么用吗?

下面的7个误区能帮你把产检做得更好,其中,第6个尤其要当心中招!

怀孕头两个月不用产检?

孕早期(妊娠12周以内,大约头两个月到三个月)做检查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B超检查。

它不仅能帮助月经不准的准妈妈确定孕周,还能提前发现宫外孕这类危险情况。要知道,宫外孕破裂、出血,可能威胁生命。



产前检查就是抽血?

产前筛查的风险评估,可不仅仅是通过抽个血就一清二楚的。

孕妇的年龄、身高、体重、腹围、孕周、个人史(比如是否抽烟、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以及生育史等,都可能影响母胎安全。

医生问到的话,要据实认真回答喔!




产检能把所有问题都查出来?

产前检查确实可以及时发现一些问题,但这并不表示它是万能的。

比如,血液学检查只能评估唐氏综合症、18-三体综合征、开放性神经管缺陷、13-三体综合征的「风险」,超声检查只能发现「一部分」胎儿发育异常、畸形的情况。

产检发现异常就得打掉?

其实,是否终止妊娠,得看是怎样的异常。

像一些形态上的畸形,比如仅仅多一个手指、兔唇等,对宝宝出生后活动没有明显影响,可以通过手术修复的,当然不必就此打掉;

而如果是无脑儿、内脏膨出等,即使生下来也救不了的严重畸形,则要终止妊娠。

还有一些,手术治不了,影响宝宝未来生活,但是对生命没有威胁的,那就真的纠结了……

怀孕了做妇科检查会流产?

妇科检查是孕早期检查中的必检项目,指的是「阴道检查」和「妇科内检」。

这些常规检查并不会对胎儿造成任何损害,放心做就好了。

假如害怕,可以主动告诉医生。相信这时候,医生会尽量更轻柔些。

产检的时间没那么重要?

产前检查的次数和时间间隔都有科学依据,别随意改变。

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去做产检,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准妈妈的健康状况才能得到更好的监测。

此外,一些特定的检查只有在特定的阶段进行,比如「大排畸」和「唐筛」,不少医院检查的人太多需要提前几个月预约。准妈妈们有必要提前了解,当心错过。

第一胎都没事,第二胎就别麻烦了?

无论是一胎、二胎,还是三胎、四胎,孕妈在妊娠期间都应该接受定期产检。

「二胎」并不是「一胎」的复制粘贴,生命体的基因构成不会和「一胎」一模一样。

而怀孕的妈妈,生理状况也处在不断地变化,尤其是年龄在变大,只有定期产检,才能跟踪了解母胎状况,保障二者的健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