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胰腺癌内的微血管特征及靶向抗血管生成的治疗前景

2015年05月22日 668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背景知识】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肿瘤生长及转移的最基本要素。大量新生的肿瘤血管作为“转运渠道”,为癌细胞快速增殖提供了丰富的氧气和养料。无论新生肿瘤,还是进展期癌肿,甚至经受高强度抗癌治疗后的残癌细胞,均须依靠类似供血而得以继续生长。另一方面,肿瘤局部或癌周广泛存在的新生血管还是癌细胞入血转移的关键“通道”,让游离癌细胞能够快速地随全身血液流动向远处播散。

       【最新进展】

       近年来新兴的抗血管生成(anti-angiogenesis)属于靶向治疗范畴,是抗癌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破坏或抑制肿瘤局部的新生血管,切断肿瘤细胞生长所需氧气及其他营养物质,破坏癌细胞血行转移通路是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核心机制,被形象地称为“肿瘤饿死疗法”。我科研究团队最新成果然而,即使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肝癌、肾癌、肺癌等实体瘤上取得了良好疗效,也随之诞生了bevacizumab,sorafenib, sunitinib等诸多新药,但在胰腺癌治疗中却仍然收效甚微,至今未获任何一项III期临床试验的证实。先前研究认为胰腺癌的“乏血管”特征,即肿瘤内缺少足够多的新生血管,可能是抗血管生成疗效欠佳的重要原因。然而最近,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虞先濬教授课题组发现,即使血供较为丰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较多的胰腺癌仍难从抗血管生成治疗中获益。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发现除了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的高低外,微血管的完整性(microvessel intensity,MVI)也对肿瘤转移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产生重要影响——微血管丰富的肿瘤,若血管完整性良好,血管壁屏障坚固,癌细胞入血播散的几率仍然较小;与之相反,血管完整性欠佳而微血管密度较低的肿瘤却依然能保持较高频率的肿瘤血行转移;只有当微血管密度较高,同时血管完整性也较差时,肿瘤转移可能性才最大。这一结果阐释了一个新的观点,即理想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应该一方面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减少癌细胞供养及转移通路;另一方面要提高血管完整性,维持血管壁屏障;两者兼顾时抗血管生成治疗才能真正提高疗效。这项研究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PLOS One》,是胰腺癌综合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发现。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虞先濬(Xian-Jun Yu)教授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虞先濬教授主要从事胰腺癌的临床和基础转化研究,着力于探索胰腺癌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关键机制,开展胰腺癌的个体化与规范化治疗的研究,并转化应用于临床实践,使治疗更加合理,更加有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