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筋骨痛消丸与养血止痛丸的学术渊源

2019年01月14日 1102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生白芍44  丹参44  香附25  大艽25  桂枝19  川牛膝31  生地37.5  甘草12.5  以上为粉  灵仙50  乌药19  鸡血藤60  此三药浓煎为水将上粉做成小丸  每次6克  每天两次  主治关节不利 筋骨疼痛及劳损退化性关节疼痛 (简明正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骨关节病科陈利国

                              养血止疼丸

                       《简明正骨》

【药物组成】丹参21g  生白芍21g 鸡血藤30g 秦艽12g 桂枝9g  生地18g 威灵仙24g 香附12g 乌药9g 川牛膝15g 甘草6g

【用法】以上药物中将鸡血藤、乌药及威灵仙用水浓煎,其余药物打粉,按制作水丸工艺制成水丸服用。每次6g,一日两次,开水送服。

【功效】养血荣筋 行气活血 通络止痛

【主治】损伤后期,血虚瘀滞。症见患肢肌肉消瘦发硬,活动不利。

【方义分析】筋骨并重是平乐正骨的学术特色之一,平乐正骨认为骨性关节炎与肝肾关系密切。肾藏精主骨,肾之阴精可滋润骨体,充养骨髓,骨骼得以滋养而强健有力。肝藏血主筋,肝血充盈,筋得濡养则强壮柔韧,筋强而能束骨利关节。肝主疏泄,先天肾藏之精血,后天脾化生之精微,散精于肝,靠肝之疏泄“淫气于筋”,促进筋骨对精血的吸收利用,维持关节功能正常。肾肝精血是筋骨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洛阳有句土话“人过半百,筋骨自衰”。人到中年,肝肾始衰,肾精亏,骨失滋养,致骨体枯槁,退化变性;肝血虚,筋失荣养,脆弱失健,筋腱拘挛,关节僵硬。肝血虚则肝气衰。《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肝气衰,筋不能动。”肝气衰,疏泄失职,气血壅塞,脉络失和,筋脉失濡,膝失滑利,则屈伸不利,致关节功能障碍。体内正气虚衰,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闭阻经络则疼痛乃生。可见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筋骨失于濡润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本,外邪阻络是表。肝肾同源,精血同源,筋骨并病是膝骨关节炎的病理特点。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膝者,筋之府。”《素问·痿论》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膝骨性关节炎虽然损在骨,但病在筋。平乐正骨以养血荣筋为治疗该病之大法,佐以祛邪。据此形成养血止疼丸处方。

    方中白芍酸寒入,守而不走,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丹参,鸡血藤入肾,补血行血,舒筋活络止痛。牛膝味苦兼甘,善下行,通而能补,为通经破瘀,补益肾,通利关节的要药。《本草逢原》曰:“牛膝能引诸药下行,筋骨痛风在下者宜加用之”。有“无牛膝,不过膝”之说,凡足膝有病,牛膝每作引经之药。桂枝辛温,善通阳气,祛风寒,能温经通脉;同时与白芍合用,有调和营卫之效,白芍养血敛阴而不滞邪,桂枝合营解肌而不伤阴。香附善解气之郁而调经止痛。其味辛微苦而甘,辛散肝气之郁,苦降肝气之逆,甘缓肝气之急。为调和肝气,理气解郁之要药。肝为藏血之器,气为血之帅,肝气调和则血行通畅,而无郁滞之患。(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 乌药味辛而气温,功能理气散寒止痛,因辛行气,温胜寒,辛温相合,则行气散寒,寒祛气畅而无凝滞之患,故疼痛自止。 威灵仙辛咸温,具辛散温通咸软之性,故能祛风湿,通经络而止痹痛,凡风湿之邪滞于经脉而致痹痛、肢体麻木、筋骨酸痛均可治疗。 秦艽“风药中之润剂,散药中之补剂”,“诸风药皆燥,惟秦艽偏润”秦艽有祛湿邪,而不损真阴的特点。秦艽味辛苦而气平,能散厥阴肝经之风,泄阳明胃腑之湿。肝无风邪,则筋脉通畅,而痹自愈;胃无湿郁,则以绝化热损阴之源,而骨蒸自退。生地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就有记载:生地能“逐血痹”,同时方中燥药较多,生地滋阴养血,防止过燥伤阴。 甘草甘平,性和缓,能调和诸药,使之不争,缓和其峻。以上诸药合用,养血荣筋,强筋壮骨,疏肝活血,通络止痛。养血柔肝荣筋治疗该病之本。

   白芍、甘草伍用,名曰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白芍味酸,得木之气最纯;甘草味甘,得土之气最厚。二药伍用,有酸甘化阴之妙用。共奏柔肝养血,缓急止痛之效用。

   香附、乌药伍用,出自《韩氏医通》青囊丸。方有香附、乌药组成,治一切气痛。

   白芍、桂枝伍用出自《伤寒论》桂枝汤。《医宗金鉴》云“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营卫第一方也。”

 

【临床应用经验】

﹙1﹚全身颈肩腰腿疼主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特供。重在加减。必须加减。否则效不速。 所治疾病稳定后,养血止疼丸乃防复发,维持疗效之剂。“养血以强筋”“筋为骨用”重建骨筋结构的稳定性。是乃“神药”。

﹙2﹚损伤后期,血虚兼瘀,关节作痛者。

﹙3﹚汤剂与丸剂的联合应用。遵循中医理论。

﹙4﹚“缺点”:平和之剂。少副作用之剂。“老实人”。起作用较慢。活血止疼不够、补肾不够、益气不够、舒筋活络不够、祛风除湿不够等。“辩证大舞台,根据症候来。”不是包治百病的。

﹙5﹚相关方剂:活络效灵丹、独活寄生汤、虎潜丸等。

﹙6﹚相关治疗。胃病、妇科病,白发等。

【现代研究及未来发展】

【历史沿革】养血止疼丸首载于1976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赤脚医生丛书《简明正骨》。该书是文革后期在郭维淮院长的主持下,洛阳正骨医院集体编写的经验丛书。因政治原因未标明作者。只注明该书系河南省洛阳地区正骨医院编写。该药在洛阳正骨医院1970年制成内部制剂。应用临床几十年,因其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慢性劳损引起的颈肩腰腿痛、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等症均有较好的疗效。医院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1997年获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将其命名为筋骨痛消丸。1998年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开发出了筋骨痛消丸颗粒。目前该药已成为国内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品牌药物。

根据平乐正骨药物“破”“和”“补”治疗原则,该药属“和”药范围,以养血舒筋,行气活血为治则。“洛阳正骨二百年,良药筋骨痛消丸”。80年代郭维淮院长曾应用养血止疼丸配合外用药物治愈李先念主席的腰痛病。

【方歌】

养血止疼丹藤多,地芍桂甘香附和,秦艽灵仙乌药膝,血虚瘀滞服之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