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蔡永国的发布

  • 最近,一项韩国研究在《SurgicalOncology》杂志发表,他们的研究结果是:对于低分化腺癌2cm、印戒细胞癌1cm且不伴淋巴血管浸润的黏膜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一种非常适用的治疗方法 尽管ESD已广泛应用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的治疗,但未分化早期胃癌(UEGC)由于淋巴结转移风险较高,通常没有考虑采用ESD治疗 韩国研究者开展的这项研...

  • 1内镜切除适应证的改变会议上东京大学的藤城光弘教授(MitsuhiroFujishiro)对内镜下切除适应证的意义进行了阐明:因此,在JCOG0607对原来符合内镜下切除扩大适应证的分化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后,这类患者从扩大适应证变为绝对适应证,具体变化见下: 2内镜下切除后风险的重新评级 在内镜切除后的治愈性(Curability)评价方面,现行内镜...

  • ERCP术,胆总管取石首选

    发布时间:2018-07-18

    ERCP,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的缩写(以下简称ERCP)ERCP是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内镜诊断技术自1973年首例ERCP技术在我国应用以来,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国内的ERCP技术已逐步接近或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胆总管结石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胆总管结石患者一般无不适症状或仅有轻微的腹部不适,当结石嵌顿形成胆管梗阻时,可伴有腹痛或黄疸,继发胆管炎...

  • 胃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较低多数亚洲国家设定40~45岁为胃癌筛查的起始临界年龄,胃癌高发地区如日本、韩国等胃癌筛查提前至40岁我国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生率显著上升,因此建议以40岁为胃癌筛查的起始年龄约半数患者可无报警症状,45岁以下患者发生报警症状的比例更低,因此不应因无报警症状而排除筛查对象临床医生在胃癌的预防、早诊早治等各方...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endoscopicmyotomy,POEM)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内镜新技术,2010年由日本学者Inoue等报道,后国内外陆续有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其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与球囊扩张相比,POEM可获得更好的长期疗效POEM与Heller术短期疗效相近,但POEM可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

  • 当前胃早癌内镜下治愈标准为2010年日本胃癌协会制定的:当所有条件都符合时为内镜下切除治愈:内镜下病变整块切除,水平切缘阴性、垂直切缘阴性、无淋巴结转移、无血管侵犯;并且符合:(a)肿瘤直径大于2cm,病理为分化型胃癌,术后病理证实为T1a期肿瘤,无黏膜内溃疡性改变;(b)肿瘤直径小于等于3cm,病理为分化性胃癌,术后病理证实为T1a期肿瘤,有黏膜内溃疡性改...

  • 随着消化内镜的飞速发展,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不断提高,而对于早期胃癌患者来说,治疗方式的选择往往对于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目前ESD的主要适应证为:(1)不论病灶大小,无溃疡形成的分化型黏膜内癌;(2)有溃疡形成但肿瘤直径≤3cm的分化型黏膜内癌;(3)无溃疡形成且肿瘤直径≤3cm的分化型SM1黏膜下癌;(4)无溃疡形成且肿瘤直径≤2cm的未分化型黏膜内癌相比于外...

  • 呋喃唑酮片说明书修订要求一、增加【警示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性患者使用本品容易发生溶血性贫血,禁用于该人群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和用药剂量的增加,容易发生不可逆的神经炎;呋喃唑酮可发生严重的皮肤反应,如血清病样荨麻疹等二、【适应证】项修改为本品仅用于难以根除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三、在【禁忌】项下增加以下内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禁用四、在...